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印度海军发布宣传片展示实力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印巴空战虽然已经结束,但余波还在发酵,流出来的细节也越来越丰富。而随着空战全貌被勾勒出来,外界才发现这场空战,并不仅仅是体系压制那么简单,而是新时代的来临。
▲歼-10CE一夜成名
被击落五架战斗机的结果,就是让外界对印度空军有一种“水平拙劣”的印象,但事实上其在7日当天的表现并不差(这一点也得到了巴基斯坦空军的认可)——印度空军鉴于之前4架“阵风”被锁定的经验,在战术上选择组建4个机群分别进攻,逼迫巴基斯坦将有限的精锐战斗机分散,再通过数量优势挤压对手生存空间,最终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阵风”、苏-30MKI也都按照经典的低空规避策略飞行,尽量借助地面杂波掩护自己。这种战术规划水平、飞行员素养,绝不是普通弱旅能做到的,但结局却是灾难性的。
▲双方在4月末的第一次交手,其实是后来空战的预演
印度空军基本实现了预定规划,但遭遇了两个之前没想到的问题:电子干扰和空前强大的雷达下视能力。前者通过干扰印度空军数据链,迫使其只能孤军奋战,甚至不得不明码呼叫,被巴基斯坦空军截获。远超印度空军想象的雷达下视水平,使得传统低空突进的隐蔽性不复存在。印度事前规划的数量、隐蔽优势,实际上变成孤军奋战、一览无余的巨大劣势。但印度空军仍然有完备的雷达告警体系,面对常规意义上的中距空战,防御水平依然不错,然而,霹雳-15E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中距空空导弹。
▲传统空战里低空隐蔽是非常有效的自保手段
“阵风”在被击落前毫无反应的原因,至今都没有合理地解释,但并不妨碍霹雳-15能做到这一点。双脉冲机制显著扩大了不可逃逸区,哪怕苏-30MKI这种带有矢量推力的高机动型号,也无力与之抗衡。站在事后视角,巴基斯坦空军猎杀的流程是这样的:发现低空接近的印度机群,启动电子干扰将其分割,最终通过霹雳-15E“挨个点名”。“其实可以击落15架”并不是信口雌黄,而是当晚在南亚上空发生的真实场景。
▲没有霹雳-15E,巴基斯坦取得的战果会大打折扣
西方媒体事后大肆贬低印度飞行员,甚至连法国“阵风”也饱受指责,将这款明星战机贬入泥地,无非是想掩盖事情的本质——印度空军当晚做到了常规优秀水平,巴基斯坦如果还是以F-16和AIM-120为主力装备,大概率会战败,最多也就是旗鼓相当。最终能轻松取胜,原因是在强大雷达、电子战和空空导弹的加持下,实际上领先了印度半个时代,而这个技术来源是中航工业。
▲脱离对F-16的依赖,才让巴基斯坦拿下这场胜利
换句话说,当晚印度空军就算驾驶的是F-16甚至F-15,也无法扭转局面,顶多能少损失一点——这种堪比“骑兵硬冲机枪阵地”的场面,是不会因为骑兵部队精锐与否,就改变结局的。二战结束后,空战经历了多次变革:早期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问世,使得追尾战术成为潮流;后来中距空空导弹成熟,则让超视距作战成为各国空军的追求。现在中航工业通过巴基斯坦空军证明,高端空战已经进化到100千米以上,传统战术再次失效的程度。
▲歼-10C自己在对面都未必顶得住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技术质变的隐身战斗机,其实都很难应对,这就是之前认为,印度空军下一步一定会谋求获得苏-57、F-35A的原因——其他选择面对巴基斯坦空军这套体系,根本没有意义。而人类历史上,第一款以远程交战为核心理念,将态势感知能力放在机动性之上的战斗机,其实是歼-20。总有一天,这款划时代装备,以及继承其理念的歼-35,会带给世界真正的震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