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月初十

是石头的生日

是的,你没有看错!

石头也有自己的节日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石头生日

相传,正月初十是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过去在除夕于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

还有的地方流行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名姑娘或男青年,轮流抬着瓦罐奔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如石头落地,预示着年成不好。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石头节,与原始人类的大山及石头崇拜有着源流关系。从远古取石为器,到用石修房盖屋、制碾制磨、装点美化生活,石头给人类的发展繁衍提供了无尽的帮助,因此人类感念石头的恩德,由此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石崇拜、石信仰等多种习俗。

于是,初十祭石就成为了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内容之一。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初十习俗

除了为石头庆生

正月初十这天,还有这些习俗

你都知道吗?

老鼠嫁女

中国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三,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初十日,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有些地区,习惯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时,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吃。在蒙晋地区还有吃莜面的习俗,据称这是为了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

还有的地区这天很早就上床睡觉,不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缙云县志》记载:老鼠娶亲的大好日子,为让老鼠可以安安稳稳,欢欢喜喜办好事,大人、小孩都不要去打扰它,如果你吵它一夜,它就会吵你家一年,所以人们都要早早睡觉。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挂花灯

有些地区还有正月初十挂花灯的习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每逢正月初十,人们就会把去年出生的小孩的名字写在花灯上祈福,又被称为“添丁灯”。

在粤语读音中,“灯”和“丁”读音接近,所以添丁和添灯二者之间就有了奇妙的联系,有着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花灯酒

“花灯酒”是“大众酒”,分为“挂灯酒”和“落灯酒”两次,不需主家发帖邀请通知,到了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亲友和邻居们会送上礼物、红包前往致贺,共饮同欢。

“花灯酒”期间,有些想早得子孙的妇女,会于晚间潜入社庙和祠堂,偷取一些“灯带”回家放在房中,祈求“早生贵子”。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重新挂上更多的新灯带供别人拿取。

烤“狮子火”

在一些地方,流传正月初十“烤狮子火”的民俗。

晚饭过后,在院子里燃烧一堆柴火,然后把家里的无法使用的旧扫帚、簸箕等扔进火中焚烧,一些人还会特意在火中放入柏树枝,发出“啪啪”的响声。

全家老小都要来烤火,边烤边说“烤烤腰,腰不疼;烤烤腿,腿不疼;烤烤牙,牙不疼;烤烤屁股,屁股不疼;烤了全身,百病不生。”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正月初十,吃三样

吃馍饼

正月初十,很多地方都有吃馍饼的习俗。这一天要祭拜石头神,以此来祈祷庄稼顺利生长。在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烙馍饼来吃。馍饼形状圆圆,象征着过去的钱币,人们认为吃了石头饼,一年内可以顺顺利利,财运亨通。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吃棒子面粥

棒子面也就是玉米面,玉米是重要的谷物之一,而煮好的玉米面粥金灿灿的,以此来象征粮食丰收。在过年期间,人们往往都吃了很多的鱼肉,这时候喝点玉米面粥,可以帮助消化,帮助清理肠胃,也符合养生之道。

吃莜面

在我国山西,内蒙等地区,人们在初十这一天要吃莜面。在过去,莜面是在石磨上磨制而成,而在石头节这一天,人们吃莜面,则是与石头建立了一种感情上的联系,表达对于石头的感恩之情。同时为了应节气,人们会以莜面为原材料,将莜面搓成面鱼的形状,以此来象征年年有余。

正月初十为何被称为“石头生日”

今天是正月初十

祝你十全十美

你还知道初十有

哪些特别的习俗吗?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综合自陵川融媒、天津广播、视觉中国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