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是否
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很多父母总是期盼着孩子们能够考上清华北大,以后能够找一个好的工作。
但就是这样优秀的学府却遭到了施一公的“嫌弃”,甚至他还主动辞去了副院长的职务。
面对施一公这样的操作大家都很不理解,要知道那可是清华!
谁曾想他从清华离职居然是为了自己创办一个学校,为此他怒砸了200亿,还口出狂言表示5年内超过清华。
如今7年过去了,这位勇士与他创办的学校究竟怎么样了呢?
好的父母真的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父母作为孩子的领路人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言传身教这个成语的存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施一公的人生经历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施一公出生在郑州的一个小家庭里,而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父母更是在电力工业局工作,这样的条件在当时已经是很优秀的了,工作稳定前途无量,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张弛有度。
奈何当时遇到了一些原因,施一公的父母被下放到了驻马店,一家人只好举家搬到了那里。
不过无论在哪里生活,施一公的学习都是非常优秀的,也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从小他就展示了非比寻常的天赋,再加上平常的努力,这位天才直接获得了全国高数联赛的一等奖,在河南省排名第一。
这样的成绩谁看了不说一声天才呢,正是因此施一公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成功进入了国内数一数二的最高学府。
按照施一公这样的成绩,提前获得学位毕业也不是什么难事,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依旧是最优秀的。
果不其然,他不仅提前毕业甚至还直接出国学习深造,这一去就是13年。
施一公在国外努力学习搞科研,毕竟当时很多先进设备国内都比较稀缺在国外却是比较容易使用的。
回国倒计时第3年,施一公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正式聘请他为学校的教授,甚至还保证他可以一直在学校教学。
看到这里大家也没多想,毕竟人才抢手这个道理大家都还是懂得,可不一样的是施一公并不想在国外发展,他的梦想一直都是回到国内投身教育事业。
因此哪怕国外给出的条件再优厚,也没有动摇施一公的信念。
两年后,他拿到了清华的聘请书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的旅途,但谁也没想到施一公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看望家人以及他的父亲。
当他出现在父亲的墓碑前时,才恍然间发现,他已经离家太久太久了。
原来当初施一公在获得去国外的机会前夕,他的父亲去世了,前程与家人的抉择真的很难,但是她的母亲却支持他先去学习,毕竟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施一公在回到国内后马不停蹄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在清华任教期间,施一公觉得教育体系有一些BUG,然后他就立刻整理了细节并列出了一个详细的答案,甚至申请建一个民办大学。
但是很明显的这个提议国家教育部并没有同意,大概等了几年却没有结果的时候,施一公突然觉得他完全可以自己创办一所学校。
在这种学霸身上几乎看不到拖延的性子,因此施一公在规划好未来的时候,就提出了辞职申请。
为了梦想敢做敢为
当时外界的人并不知道施一公的想法,因此在他辞去了清华副院长的职位时,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有人觉得他是脑子抽抽了放弃这样好的机会,也有人对于他的行为表示了理解。
但是当施一公辞职后提出想要创办一所学校时,大家也都很支持,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坏就坏在施一公说要让他自己创办的西湖大学在5年内超越清华。
此话一出大家都感到很是滑稽,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他却用实际行动给网友上了一课。
施一公知道要想达到他心中的目标与想法,单单靠着自己是没有办法创办起一所学校的,于是就找了一些企业家商量合作拉投资。
最终成功拉到了200亿的投资,不得不佩服他还是很有魄力的说干就干。
现在距离西湖大学创办的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施一公当初的豪言壮语究竟实现了没有。
西湖大学建成后的第一年招生只招到了19名研究生,看到这个招生数量最开始大家都在嘲讽他,觉得他不自量力,根本不认为这所学校能办多久,但这只是外人眼中的西湖大学。
实际上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引起的。
西湖大学的要求是比其他大学的要求高一点的,这里最低也是只收研究生,再加上是新学校所以录取的人比较少。
但是随着西湖大学在学术界各个方面的知名度与实力都渐渐提升,这推广也就有了效果。
施一公为了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他的日常除了做研究还要跟各大学校积极联系。
之后的几年,西湖大学也陆陆续续招了1000多人,不过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直到23年学校才开始招收本科生。
这个消息对于本科生来说其实是一个好消息,首先西湖大学的本科生学费很低,其次就是关于实验设备的使用。
要知道其他学校能够使用设备的都是研究生,本科生是没有使用权限的,就连非常优秀拔尖的佼佼者也只是可能有机会。
虽然西湖大学的学生数量没有别的学校人数多,但是在施一公新的教育理念下,反而更加吸引学生,毕竟这种教育理念在国内可以说是头一份了。
而且能够进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优秀学生,这些学生未来如果在学术上有所树立,那就是在给国家储备人才了。
在西湖大学创办的这几年里,学生们没有让施一公失望,因为国际知名周刊上大部分学生都发布了高水平的论文。
哪怕现在西湖大学比不上清华,但是它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国内很多大学,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带领一所学校勇往直前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西湖大学在疫情肆虐的那段时间里,科研团队经过一番奋斗解析出了新冠病毒细胞的结构。
这一重大发现是独一份的,而且这份报告还在之后的相关问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份报告直接把西湖大学的名声打出去了,甚至还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而施一公也表示西湖大学跟很多知名企业以及学校都有合作,为的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目前西湖大学还很“稚嫩”,它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学校能够变得更好。
如果当初施一公的父母没有给他很好的引导,或许就没有现在一心报效祖国的他。
回看施一公这半生已经足够精彩,他看到的不止是眼下的教育局势,甚至还把未来也算进去了。
他自创的学校完美地补缺了学校的一些传统漏洞,让许多有能力的学生都获得了充分的施展身手的机会。
虽然西湖大学的招生并不多,但能够进入的基本上都是拔尖的。
如今的西湖大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距离清华还是差一点,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占了非常大的优势。
相信在施一公的带领下西湖大学能够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西湖大学:曾被拿来对标清北,斥200亿巨资建造,只招收顶尖人才》
【2】《5年烧光460亿,扬言超越清华被嘲,如今西湖大学实力爆表惊呆学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