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6吨左右的日本北海道扇贝已作为首批货物发往中国!可这家进口日本扇贝的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
说起这事儿得从头捋。2023年8月24日日本开始排核处理水,中国海关当天就发公告,全面暂停所有日本水产品进口。这一下北海道扇贝直接断供,以前一年对华出口223亿日元,瞬间变零。日本那边仓库堆了12万吨,渔民只能硬着头皮转卖东南亚,多掏15%加工费,利润薄得能割手。
禁令两年,日本水产行业日子难熬,2024上半年对华出口额只剩35亿日元,暴跌92%。北海道渔协天天开会商量出路,冷库里扇贝箱子摞到天花板。转机出现在2025年6月29日,海关总署发140号公告,有条件恢复除福岛等10个都县以外的水产品进口,但条件卡得死死的。
要恢复进口,不是嘴上说说。中国从2024年9月开始,组织专家组四次去日本独立取样,海水、鱼贝全带回来自己测。以前日本根本不让别国独立检测,这次为了卖货也得捏鼻子认了。公告明确,每批货必须附官方放射性报告、产地证明,加工厂还得注册,中方随时视频监控。
日本这边急坏了,697家企业递材料,结果到2025年11月才批3家:一家是北海道扇贝加工厂Ichiyamamru Hasegawa Suisan,另外两家青森县的Okamura Foods和Yamajin,主要做鳟鱼和海参。这三家厂里装满中国指定的摄像头,从清洗到装箱全过程录像,数据直传海关。
11月5日,北海道钏路港发出的那6吨冷冻扇贝,就是从这三家里出来的。6吨不多,300箱,每箱20公斤,贴满中日文合格标签,海运走上海港。日方农水大臣铃木宪和11月7日开记者会,高兴得不行,说这是两年来的第一次。
中国这边接货的企业更难找。不是随便一家贸易公司就能干,得有完整进口资质、报关记录干净得像白纸、冷链全链条无死角,还得配合海关每批100%放射性抽检。一旦出问题,资质直接吊销,谁敢赌?
能吃下这单的,通常是老牌水产进口商,早十几年就专做日料原料,禁令前就跟日本供应商绑得死死的。禁令期间也没断联,通过第三方保持联系,帮日方找临时出路,确保解禁那天供应链秒接上。
这家企业手里捏着全国高端日料连锁和商超的合同。禁令时餐厅用俄罗斯、加拿大扇贝顶,顾客吃一口就吐槽甜度不够、肉质松。现在正宗北海道货一到,菜单立刻换回原版,价格还能抬一抬。
6吨只是试水,相当于敲门砖。抢到这单,等于告诉全行业:老子渠道最硬、合规最稳,后续大单自然往这儿跑。日方也清楚,中国年水产消费6000-7000万吨,日本货占比虽小,但高端市场离不开北海道扇贝柱。
其实中国进口商的底气,还来自市场刚需。国内日料店、星级酒店、直播间,全在等这口正宗味。以前禁令一出,不少店偷偷用国产舟山扇贝冒充,被顾客戳穿尴尬死。现在合规渠道一开,订单直接爆。
更现实的是,这家企业算盘打得精。首批虽少,但带“两年首单”光环,议价权直接拉满。后续批次价格、份额全占先。别看就6吨,换来的可能是后面几百上千吨的市场话语权。
监管没松,海关强调每批仍全检,外交部也表态,一旦风险立刻停。日方想大干快上没门,只能老老实实一家家批厂。目前就这三家,月出口量撑死几十吨。#MCN双量进阶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