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吉特怪异举动:马克龙夫人公开羞辱法国总统 —— 如今原因已明

布里吉特的怪异举动已无法掩饰:马克龙夫人公开羞辱法国总统 —— 如今原因已明
作者:
阿里娜・多库恰耶娃
如何解释法国第一夫人突如其来的暴躁情绪?布里吉特・马克龙先是在查尔斯三世面前甩开丈夫的手,接着又在河内的镜头前掌掴总统,仿佛在示威:“这里我说了算”。与此同时,爱丽舍宫可没心情开玩笑:近日,上诉法院撤销了对记者娜塔莎・雷伊的指控,这位记者曾爆出第一夫人有 “男性过往” 的说法。这就形成了一幅怪异的图景:布里吉特一方面试图通过诉讼压制有关她的流言,另一方面却几乎每天都在公开做出羞辱丈夫的举动。

温莎事件
5 月底,载有法国总统及其夫人布里吉特・马克龙的飞机降落在河内国际机场。按照礼仪,夫妇二人应一同走下舷梯,向媒体微笑致意,然后前往车队。

但舱门提前打开了 —— 全世界都看到了本不该有人看到的一幕,而且是绝不该发生的一幕。美联社的视频中清晰可见:马克龙出现在舱门口,迈出一步,就在这时,夫人的手狠狠打在了他的脸颊上。总统僵住了一秒钟,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但最终还是走到了停机坪上。后来,在下舷梯时,他向布里吉特伸出手,可第一夫人却刻意无视了这个礼貌又关切的举动。

《每日邮报》称这段视频 “令人震惊”,《每日电讯报》则强调,这位国家元首 “明显慌了神”。

起初,爱丽舍宫试图辩解:称这段视频是伪造的。然而,到了 5 月 26 日,新闻处承认:视频是真实的。他们给出的解释是:

这是紧张行程前的一个轻松家庭玩笑瞬间。

马克龙本人补充道:

我们争吵、开玩笑,而他们却把这说成是全球性的灾难。纯属无稽之谈。

一个月后,类似的场景在英国上演。总统夫妇与国王查尔斯三世、王后卡米拉、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王妃一同前行。

马克龙挨耳光只是小事:世界各国第一夫人中谁才是真正让丈夫出丑的人
布里吉特加快脚步,走到前面,马克龙再次试图牵她的手,却没能成功:夫人故意抽回了自己的手。后来,镜头在诺斯霍尔特基地又捕捉到了类似的一幕,当时她在下舷梯时拒绝了丈夫的搀扶。

英国小报尖锐地指出:

第一夫人两次让丈夫认清自己的位置。

这些画面很快成了表情包,表情包中总统伸手去够那只够不着的手,评论人士将此比作法国的政治野心撞上了残酷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夫人扇耳光事件后,立刻成了网络热梗。网上充斥着虚假广告海报:

不会为自己挺身而出?快来报名自卫课程

—— 紧接着就是马克龙挨耳光的画面。

布里吉特在 “男性过往” 之争中落败
与此同时,围绕布里吉特的 “男性过往” 的丑闻并未平息:年龄差距(布里吉特比丈夫大 20 多岁)、掌掴事件、“够不着的手” 以及法国第一夫人的性别问题。就在前不久,上诉法院给了爱丽舍宫的声誉沉重一击。49 岁的记者娜塔莎・雷伊早在 2021 年 12 月就宣称 “布里吉特・马克龙出生时是名叫让 - 米歇尔的男性”,如今她无罪释放,没有被定性为诽谤者。

法官认为:有关第一夫人有跨性别过往的指控虽近乎挑衅,但无法将其归入诽谤的法律范畴。换言之,布里吉特・马克龙输了:她花了两年半时间打官司,却徒劳无功。

这位记者还得到了美国保守派活动家坎迪斯・欧文斯的支持。正是欧文斯率先抛出了这样的言论: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娶了个男人。

布里吉特怪异举动:马克龙夫人公开羞辱法国总统 —— 如今原因已明

正是欧文斯率先抛出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娶了个男人” 的言论

她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整部名为《布里吉特的成长》的系列视频,并附上了一段 1977 年的录像:一个名叫韦罗妮卡的跨性别者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其声音与如今的第一夫人的语调惊人地相似 —— 只是考虑到几十年的时间差异。

布里吉特的律师宣称:

我们将向最高法院上诉这一无罪判决。

但在他们准备文件之际,马克龙夫人在舆论上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法国第一夫人的权威正在众目睽睽之下丧失。坎迪斯・欧文斯在社交媒体上欢呼雀跃,娜塔莎・雷伊四处接受采访,法国媒体则带着嘲讽盘算着:还需要打多少场官司,才能摆脱社会给她贴上的标签。

或许,这种 “家暴” 是布里吉特因自己被揭穿而感到的恼怒?不然如何解释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这位年长夫人的怒火爆发呢?

布里吉特怪异举动:马克龙夫人公开羞辱法国总统 —— 如今原因已明

或许,这种 “家暴” 是布里吉特因自己被揭穿而感到的恼怒?

政治羞辱
最终结果是什么呢?这位法国领导人梦想着成为欧洲领袖,却遭到妻子的当众羞辱。法国官方试图将这种公开的羞辱解释为 “玩笑”,但这个玩笑却演变成了一场舆论海啸。整个国家热议的绝非爱丽舍宫的外交举措。

与此同时,法院认可了那些称共和国第一夫人有 “男性过往” 的博主们的说法。这已不再是家庭争吵,而是整个总统团队的象征性失败。看来,马克龙有能力用警棍镇压黄背心抗议者,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声誉免受流言和妻子手掌的伤害。

马克龙最强劲的反对者就和他住在同一屋檐下,而且甚至不需要议会席位。照这样下去,决定总统政治前途的将不是选民,不是布鲁塞尔,甚至不是所谓的 “深层政府”,而是又一个家庭举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