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里很大,却容不下我”。 1938年,站在驶往法国的大船之上,潘玉良感慨万千,从此这艘船就载着她驶往远方,直到老去,她也没有再回到故乡。

潘玉良 潘玉良的前半生是非常不幸的,更是被家人看作是不吉利的孩子,因为从她生了之后,父母先后死亡,就连唯一的姐姐也在潘玉良出生之后没多久因病去世。 最后她又被亲舅舅卖到了妓院,可惜她相貌不佳,老鸨很是嫌弃,这种种厄运,却没有打倒她,多年之后,潘玉良成了炙手可热的世界级大画家、艺术家、雕塑家,她就是传奇女子潘玉良。

抓住了救命稻草 “你是我第一个男人,我求求你,收了我吧。” 正在弹唱的女子忽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对着屋里坐着的儒雅男人说了这种话,此人名字叫潘赞化,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官位显赫,此时正好被任命芜湖海关监督,为了欢迎他的到来,这次朋友做东请来了“表演团队”。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余音绕梁,好不欢快,在献唱的队伍中,有一个貌不出众的女子,一直在打量着潘赞化,所谓酒品见人品,潘赞化的一言一行都在凸显着自己的风度,此女自是明白他的身份,所以在朋友有事离开的时候,这女子立马说这么一句话,令潘赞化非常吃惊。

潘赞化 说实话,在这个女子说话之前,潘赞化都没有注意过她的长相。等这个女的说这句话之后,潘赞化忍不住抬头看去。 只见那名女子长着一张长长的脸,嘴唇非常的宽厚,皮肤黝黑,看得出来为了此次演出已经精心打扮,但是却依旧貌不惊人。 女子自是看得出潘赞化审视的目光,忍不住变得拘促起来,她把头深深地低了下去,随即却深吸一口气,又坚强地抬起了头。 “我知道我长得不好看,或许你会嫌弃我。但是我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只恳请你把我带出去。我能挣到钱了,一定把钱还给你,否则,我可能只能死了。”

潘赞化也并非一般男子,官居高位的他,什么女人没有见过,只是他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唯独这个女子那坚强又隐忍的眼神,令潘赞化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 潘赞化静下心来和这个女子聊了起来,此时才知道这名女子名字叫做张玉良,身世非常的坎坷,出生之后亲人接连去世,被骂是“丧门星”,最终被亲舅舅送入青楼。 当张玉良说道因为自己的相貌丑陋被老鸨不停打骂的时候,忍不住哭泣了起来,“凭什么女人就要受这样的虐待?相貌是我自己能决定的?” 潘赞化当即拍板,他要拯救这个女人,因为这个女子做事说话都非常的特立独行,不同于一般女子,在她身上,潘赞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奇女子。

张玉良此时才明白,自己前半生所有的不幸,都是为了积攒运气,留到这一刻,从遇到了潘赞化开始,张玉良的人生自此开始改变。

为爱改名,逆天改命 也就是在潘赞化把她从妓院赎出之后,张玉良非常感激他,为此改名字叫潘玉良,自此开始了潘玉良女子的传奇人生。 潘赞化为人豪爽,也有很多好友,其中陈独秀就是他的好朋友,在遇到潘玉良之前,潘赞化家中已有妻子,但是在那个年代,三妻四妾也不是新鲜事,潘赞化从不嫌弃潘玉良的长相,反而特别喜欢带着潘玉良出去见见世面,由此,潘玉良也认识了陈独秀。

陈独秀 陈独秀思想独立又先进,潘玉良对他描述的世界非常的向往,陈独秀也见证了潘玉良夫妻的感情,1913年12月,陈独秀成为两人的证婚人,在陈独秀等朋友的帮助之下,潘玉良慢慢地走向艺术之路。

潘玉良艺术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潘玉良的母亲是一名刺绣工人,她的母亲不仅有一双巧手,更是喜欢唱歌。在潘玉良仅有的对母亲的印象里面,母亲一直就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且非常的有艺术与天赋,母亲的艺术启蒙,让潘玉良最终走向了艺术这条路。

从理解,到不理解 潘玉良非常珍惜这次“重生”的机会,她有天赋又努力,很快就开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1920年,潘玉良考入上海最著名的美术专科学院,进行自己的艺术深造之路。

那个年代本来就闭塞,潘玉良学习的专业又是西洋绘画,在当时,这项艺术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加之潘玉良本身从妓院出来,如今还是潘赞化的小妾,还特别喜欢绘画裸体女人。 这种种名号加在潘玉良的身上,令她成为了学校的焦点,和学生攻击的对象,潘玉良不仅要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就连她的学校,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最终迫于无奈让潘玉良退学。

潘玉良从来都不是一个肯为命运服输的女人,后来还是在潘赞化的帮助之下,她又得到了资助前往国外留学,在国外,潘玉良的艺术天赋更是得到进一步的启发,也让她在艺术之路一路狂奔。 等潘玉良学成归来之后,她已是一个荣誉满满的艺术家,《酒徒》《黑女》《法国少女》等知名作品更是获奖无数,所以,归国之后的潘玉良顺利地进入上海美院,当起了一名美术教授。

潘玉良和友人的合照 但是潘玉良无论是从艺术作品还是从思想上面,都非常的开放和西式,因为她的那种艺术作品宣扬的思想,很多人根本就悟不透,反而骂潘玉良不要脸。 在艺术的世界里,潘玉良倍感孤独,一身才华的她,在中国却得不到任何支持,甚至连自己丈夫判断潘赞化也开始动员她放弃绘画,两个人因为这件事情有了矛盾,有了争吵。

潘玉良和朋友在画展留影纪念 潘玉良此时的孤独可想而知,不被理解的痛苦,令她无处呐喊,在这种闭塞的环境里,她的艺术思想会逐步落伍乃至被淘汰,所以潘玉良最终离开了中国,前往西方发展自己的艺术之路。 从1938年定居法国开始,潘玉良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故土,在国外,她的艺术天赋得到了更多的启发,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潘玉良最终在1977年6月13日,病逝于法国巴黎。 她的遗物和作品,几经波折,最终大部分也都运回了中国,让我们一睹这位艺术家的风采之作…… #优质作者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