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以徐达、常遇春、刘伯温三人功劳最大。单论智谋,当然首推刘伯温,后世有人称赞他“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单论勇猛剽悍,当然以常遇春最强,正如朱元璋所说:“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但要论文武双全、谋勇兼备,则徐达当之无愧,朱元璋都称赞他“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三人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立下大功,某种程度甚至可以说,明朝江山就是他们三个给打下来的。开国之后,他们也都名列功臣榜的榜首,徐达封为魏国公、中山王,常遇春封为鄂国公、开平王,刘伯温也被封为诚意伯,在文臣中也算名列前茅。可惜的是,他们三人的荣誉和地位,不仅没给后人带来好运,甚至可以说是祸延子孙。

刘伯温的长子刘链,以文采出众而闻名。朱元璋很是器重他,年纪轻轻就担任过监察御史、江西布政使等职务。但因为老爸刘伯温当年得罪过奸相胡惟庸,胡惟庸眼看刘链仕途春风得意,嫉恨交加。《明史》记载,胡惟庸指使手下,百般陷害排挤,耿直的刘链一时想不开,“为胡惟庸所胁,堕井死”,跳井而亡。 刘伯温次子刘璟,也继承了父亲的直率与刚烈。在靖难之役期间,他坚决站在建文帝一边,对阴谋篡位的朱棣切齿痛恨,不共戴天。结果朱棣最后成功上位,刘璟不愿为他效力,辞官归隐。朱棣很生气,硬把他抓来,刘璟宁死不屈,《明史》记载,刘璟说朱棣“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惹得朱棣大为愤怒,把他关入大牢,刘璟在牢中自尽而亡,保全了自己的气节。

常遇春的长子常茂,也以勇武剽悍闻名,继父亲之后,成为明军中的一员虎将,被朱元璋封为郑国公。但常茂虽然武艺高强,却办事鲁莽轻率。在随大将冯胜征讨元朝纳哈出的战斗中,捅了大篓子。本来纳哈出已经归降明军,但常茂喝醉了酒,砍伤纳哈出,激起大变。朱元璋一气之下,把常茂发配龙州,几年后常茂在清苦忧郁中死在流放地。

常遇春次子常升,也被朱元璋封为开国公,多次随军征战。他也和刘伯温的二儿子一样,在靖难之役中站错了队,坚决支持建文帝一方,结果朱棣继位后,常升撤职罢免,离奇死去,死因不明。史书只记载他七岁的儿子常继祖,被发配到云南临安卫。常遇春还有个三儿子常森,史书上只有这么个名字,没有任何个人情况记载。 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承袭魏国公的爵位。《明史》记载他身高八尺五寸,英风凛凛,颇有父亲的风范,主管中军都督府。在靖难之役中,他也是建文帝的忠实属下,曾经带领大军,在齐眉山和朱棣打的不可开交。朱棣最后进占京师,徐辉祖仍然拒不归降,并且拿出太祖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券当护身符。朱棣也没杀他,幽禁几年后暴死。 徐达的四儿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站在燕王朱棣这一边。朱棣造反之前,曾经派遣三个儿子到京师。大臣们建议把三人扣押起来作为人质,以免朱棣造反。徐增寿出面说,燕王绝不会造反,应把他们三人放回。结果三人回去不久,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建文帝从此深恨徐增寿。结果他不知好歹,还继续给燕王当内线,通风报信送情报,被建文帝杀死。

明初三大谋臣良将,个个都是千古人杰,不料儿子们几乎全都遭遇横祸。父亲的功业虽给他们带来荣华富贵,让他们身居高位,同时也把他们带进权力之争的漩涡,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不足为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