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漫长的20万年中持续高温,孕育了历史上体型最大的蛇类,而随着地球温度的上升,未来我们或许能再次目睹这样的生物。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同时,也使得地球上约76%的生物种群消失。然而,哺乳动物、青蛙和蛇等一些物种却幸存下来,并在新生代成为主导生物。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地下、森林地面或淡水中的蛇类,它们依靠着极强的耐饿能力,在食物链崩溃的寒冷黑暗中迅速进化,占据了新的生态位,至今蛇类已发展出近4000种。

现代蛇类的成功,部分得益于小行星的撞击。正如某些智者所言,大灭绝之后的时代是生物进化最为疯狂和创新的时期,灾难引发的环境变化为新物种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其中,蛇类演化的巅峰之作——长达13米、重达1吨的泰坦巨蟒,就是一个例子。泰坦巨蟒的发现纯属偶然,2002年,一名学生在哥伦比亚塞雷洪露天煤矿参观时,发现了一块古新世时代的树叶化石。这一发现表明这里曾是茂密的丛林,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热带雨林之一,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不久后,史密森学会热带研究所的研究员卡洛斯·哈拉米略博士和来自弗罗里达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乔纳森·布鲁赫教授来到塞雷洪,在这里陆续发掘出许多非凡的化石,包括巨型海龟、鳄鱼,以及一些最早的香蕉、鳄梨和豆类植物。他们还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椎骨,这块椎骨之大,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巨型蛇类。研究人员立即开始在地层中搜寻更多巨蛇的化石碎片。他们的推测是,这条巨蛇可能被泥石流困住并被掩埋,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运动,这块骨头变成了煤矿的一部分。

尽管布鲁赫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煤矿上发现了其他椎骨化石,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找到巨蛇的头骨化石。蛇的头骨非常脆弱,通常在沉积物堆积之前就已经破碎,因此很少有完整的化石记录。然而,经过几年的努力,乔纳森·希洛克团队共发现了28条巨蛇的遗骸,并找到了三个头骨碎片,使得团队能够拼凑出一条完整的巨蛇遗骸。经过建模模拟,这种史前巨蛇的尺寸可达42至45英尺(12.8-13.7米),体重可达1.25吨,身体直径最大可达1米,比人类的手臂还要长。2009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巨蛇的研究论文,正式将这种巨蛇命名为“泰坦蟒(Titanoboa)”,模式种名为塞雷洪泰坦蟒(Titanoboa cerrejonensis)。

泰坦蟒生活在恐龙灭绝约500万年后的南美热带丛林中,填补了大规模巨型爬行动物灭绝后食物链的空缺。科学家们通过化石推算,即使现存最长的网纹蟒、最重的森蚺与泰坦蟒相比,也存在显著差距。然而,科学家们困惑的是,在古新世时期动物体型普遍较小的情况下,为何会进化出如此巨大的泰坦蟒。研究后发现,泰坦蟒是地球“高烧”的产物——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简称PETM)。PETM是一个约5600万年前发生的全球变暖事件,持续了20000年,期间大气中大量注入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了5到8°C,造成了赤道热死亡、热带温度可能达到38–40°C、海面温度高达35°C、海底温度比现在高10°C等一系列极端气候现象。

蛇、龟等爬行动物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受环境影响,只有在温暖的环境中才能活力四射。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变温动物的新陈代谢会以最高效率运行,使它们能够将额外的能量用于生长,从而体型变大。研究还表明,在长时间维持35°C的高温下,哺乳动物较难调节体温,植物来源的营养也会减少,这解释了为何古新世时期哺乳动物体型普遍较小。因此,在古新世气温33℃的南美热带地区,龟、蛇等物种体型变大是高温环境所趋,于是出现了4至7米长的冥河鳄(Acherontisuchus)和13米长的泰坦蟒。

然而,泰坦蟒的统治时期非常短暂,仅维持了200万年就灭绝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未来地球是否会出现更大的蛇呢?从概率上讲,如果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它可能会再次发生,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早。科学家预测,如果当前的碳排放速度不变,人类在140年内可能排放与整个PETM期间释放的温室气体相同数量的温室气体。理论上,随着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高温,变温动物的体型可能会增大,不排除出现类似泰坦蟒那么大的巨蛇。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新物种的出现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而且地球现在的生态系统与古新世时期相比,应对高温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的能力大不相同。加上人类活动导致的动物栖息地碎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迅速消失,巨蛇的诞生机会渺茫。

尽管如此,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现象,如致命的热浪、超级风暴和毁灭性干旱,可能预示着我们正面临另一场类似PETM的事件。如果您对这类科学趣闻感兴趣,请继续关注【和光万物】,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