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5月7日消息 上市不到一年时间,极氪便欲匆匆退市,李书福的资本运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
7日盘后,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突然扔出一纸公告,建议私有化极氪,随后该消息瞬间引爆汽车圈,尤其是部分造车新势力。这距离极氪赴美上市还不到一年时间,特别是在目前部分造车新势力上市困难,资金压力陡增情况下,吉利汽车选择私有化自己实际控制的极氪汽车,让人倍感意外。
吉利汽车在公告表示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吉利汽车私有化的成本并不低。吉利汽车开出的回购价为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此价格相较极氪股份最近30个交易日成交均价溢价20.0%。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团持有极氪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65.7%,若私有化建议落实并完成,极氪将成为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对于此次突然选择私有化极氪,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给出解释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持续创造长期价值,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同时我们仍将保持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极氪上市不到一年时间
这距离极氪尚不到一年时间,2024年5月10日晚,极氪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孵化的新品牌,极氪刷新了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快上市纪录,从2021年4月15日品牌发布到成功IPO仅历时37个月。
当时“汽车狂人”李书福意气风发,有媒体统计称,随着极氪成功IPO,“汽车狂人”李书福麾下已经有9个汽车上市公司,其余还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钱江摩托、极星、亿咖通、汉马科技、力帆科技,以及路特斯科技。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曾表示,极氪将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升级治理结构,实现全球合规、透明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用户共创最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为投资人带来稳定的长期价值。
背后机构资金被套牢
不过,极氪虽然上市速度极快,但是却难逃估值被砍的命运。
上市首日,极氪开盘价26美元/股,最高至29.36美元/股,截至收盘报28.26美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4.57%,市值68.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8.5亿元),均低于当日“蔚小理”三家公司的市值,与之最接近的是73亿美元的小鹏汽车。
随后极氪股价经过近一年的大起大落后,在今年3月11日股价最高报33.319美元/股,随后开始快速回落,截至6日收盘22.26美元/股,极氪在美股的表现让人难言满意。
这也让极氪背后的机构资金不仅难以获得回报,甚至被套牢。2021年8月极氪Pre-A轮融资5亿美元,英特尔资本、哔哩哔哩、宁德时代、鸿商集团和博裕投资等领投后估值为89亿美元;2023年2月极氪A轮融资7.5亿美元,Mobileye、越秀产业基金、宁德时代、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投后估值为130亿美元。
即便是此次溢价20%私有化,Pre-A轮以及其后的机构也难以保本。
公开信息显示,极氪是吉利控股集团打造的高端纯电豪华品牌,公司2021年成立,共推出了极氪001、极氪X、极氪007和极氪009等多款车型。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极氪总营业收入分别为65亿元、319亿元、517亿元。其营收构成主要来源于三块业务,包括整车销售、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
2021至2023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04.33亿元,亏损加大的主因是研发费用的升高和渠道搭建铺设的基础成本费用支出,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极氪研发费用支出分别是31.6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
吉利控股品牌整合渐入高潮
在估值不及预期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吉利控股开始了一系列的品牌整合。
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面对全球经济新形势和行业竞争新格局,发布《台州宣言》,明确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核心举措,正式进入战略转型的新阶段。随后,在《台州宣言》战略指引,吉利汽车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涉及品牌、供应链、渠道、电池、智驾、智舱等各个领域。
2024年10月和11月,吉利控股集团先后宣布几何正式并入吉利银河、领克并入极氪。在《台州宣言》解析会上,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曾表示整合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的“两横”布局。
但是如今看,吉利控股整合似乎不止于此。
在吉利选择私有化极氪之前,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展开。近期,吉利集团发布公告,将极氪的智能座舱团队合并入吉利集团中央研究院。合并后的智能座舱团队,将由新任命的吉利集团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担任一号位。
目前极氪品牌发展压力不小。数据显示,今年1—4月,极氪科技集团销量已经达到15.5万辆,增速迅猛,但其年目标完成率仅为19.6%。其中,领克品牌销量10万辆,完成率为25.6%;极氪品牌销量为5.5万辆,完成率为17.2%。
随着极氪的一纸公告,吉利控股的品牌整合大戏渐入高潮。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