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史都知道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直白些就是当官可以发财,而且可以发大财,一个家贫如洗的穷秀才,一旦入仕,只需三年时间便可以收入十万白花花的银两。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平时过惯了穷苦日子的人真的需要那么多银子吗?还是另有隐情,不得不如此为之? 我们从一个官员的开销清单上,也许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端。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贪官,乾隆朝的贪污腐败现象由此可见一斑,据载乾隆年间案发的甘省冒帐案,贪污受贿2万两以上的官员有60余人,合计在120万以上。 京官久居京城,时常需要活动,若无人接济,恐怕前一日无法存活。 在其正常俸禄之外,还有以各种借口从各地勒索来的银两以供自己开销。主要的有:“别敬、炭敬、冰敬。” 地方官为了高官厚禄,官场亨通,也是摊派、勒索甚至敲诈,极尽敛财之能事,无所不用其极。

一位新上任的督粮道曾有这样一份清单: 1、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 孔子 诞辰,塾师生日,该粮道每次给将军送纹银8百两,另外还有表礼、小礼8色,门色45一次。 2、两个八旗都统,没个节日送银200两,辅礼4包;8个八旗协领,每人每节送银20两,上等白米4石。 这些个将军、都统往往安排家人在衙署任职或挂职,每年都要分些银子。 3、巡抚一年分四季相送,每季送银1300两,节日略有表示即可,一般不送银子。 4、巡抚以下,则按三季送银,每次1000两,辅以其他物品,由家人亲自送往。 如果有京中大员出巡路过区,则备礼更厚。 当时官场可以说大宴会几乎每月都有,小宴会则是每日都有,官员忙于应酬,捞银子送礼尚且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打理政务。

这些钱多不是个人掏腰包,个人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最后还是落到老百姓头上。 应了那句老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