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首席执行官的一句话引发了人们对AirPods生产将转移到美国的猜测,但该声明的依据太过薄弱,无法承受猜测的重量。尽管的成本翻了一番,估值缩水幅度超过了沃尔玛的整体市值,但一切都还好,因为AirPods制造商立讯精密正在考虑迁往美国。这表明,一些企业将逐渐清醒过来,顺势而为将制造业务迁往美国,而苹果也将效仿。

但这根本不是什么征兆,因为这条新闻与其说是有关立讯精密,不如说是更多地揭示了企业面临的形势有多么动荡,坦白说,多么令人绝望。市场对任何好消息都反应激烈,有时甚至只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好消息的传闻。
令人震惊的是 ,路透社竟然只报道了一个注定会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提出的,如果稍有阅读理解能力,就能看出答案是极其无力的陈述,旨在制造噪音,实际上什么也没说。
当被问及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时,立讯精密董事长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商业保障,并且我们能够进行良好的评估,我们不排除将部分产品进行本地化,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但对于这一步,我们也会权衡一些长期发展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路透社还明确表示,立讯精密正在与其客户洽谈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包括美国。但目前尚不清楚该媒体是如何推断这一结论的,因为立讯精密并未提供任何实际的引述。
相反,这些报价是任何一家公司在被问及是否要搬迁到其他地方时都会给出的答案。当然,如果成本合理,而且他们知道产品可以在那里销售,他们肯定会考虑,但从其董事长的言论中无法推断。
路透社没有透露、也无法透露的另一件事是,这些所谓的谈判是否涉及与苹果的谈判。报道开头声称立讯精密是苹果的供应商,并用一张模糊不清的苹果AirPods照片作为佐证,但报道本身并未佐证这一点。
相反,报告明确指出,立讯精密并未透露苹果或任何其他客户的身份。报告最后指出,除了为苹果生产 AirPods 外,立讯精密还为其他公司生产路由器、无线充电模块和视频会议设备。
立讯精密确实是苹果的重要供应商,它主要通过收购公司或设施,从一家小型线缆制造商发展起来。董事长王来春(又名 Grace Wang)一直直言,争取苹果订单的策略如何塑造了她的公司。
她在2017年表示: “苹果的严格要求对立讯精密影响深远。多年来,我们一直密切关注苹果,这种一致性推动立讯精密走向成长和繁荣。”
尽管紧随苹果之后,立讯精密在美国却没有任何制造工厂。它的主要办公室位于加州米尔皮塔斯,距离苹果园约 20 分钟车程。那里没有制造业。那块地上没有制造工厂的空间。那只是一间办公室。
立讯精密在美国也没有其他适合建厂的商业地产。所以,即使它想进军美国,也必须先获得或租赁土地。而且,这还不是所涉及的最少成本。
联邦政府自身对工厂建设的研究表明,从破土动工到工厂开业需要四到六年时间。除了这个模糊的时间表之外,没有人能估算出建造一座工厂需要多长时间,但有一些比较。
例如,苹果处理器供应商台积电已在亚利桑那州建了一家工厂,并将在那里开设第二家工厂。尽管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惨败可能更有意义,但我们还是会忽略七年后仍在继续的惨败,因为我们更倾向于支持高效地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台积电于 2020 年宣布建设第一家工厂,但直到 2024 年底才开始生产芯片,然后,吸取了第一家工厂建设过程中的教训,台积电于 2022 年宣布建设第二家工厂,最新消息称,该工厂将于 2027 年投入运营,但更有可能的是 2028 年。
由于距离该工厂投产还有数年时间,目前尚无法确定这两家工厂的最终成本。但台积电宣布,截至2024年,仅第二家工厂的建设成本就将达到4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芯片法案》的拨款。
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实际操作角度来看,目前没有哪家公司将迁往美国作为最佳选择。即使劳动力和原材料条件允许,但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关税变化也十分迅速,企业不得不暂停计划,静观其变。
无论多么礼貌地排除这种可能性,没有一家公司会投入巨额资源来采取这一举措,因为特朗普的下一次心血来潮可能会让这一举措变得毫无价值。
而且很有可能,下一届政府,无论属于哪个党派,都会对所做的事情持悲观看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