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小三房卖不出去的文章,热评第一条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要我说更准确的其实是房地产的需求开始转型了。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图源:真叫卢俊

这个需求反馈到市场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叫做户型越大、卖得越好。

这句话在一手市场更为极致,数据上也已经有了印证。

中指院报告显示全国30城里,有20个城市的大户型成交都在上升(把144㎡作为分界,超过的统一算作大户型)。

而市占20%以上的城市,就有11家。等于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每天的市场都在真实反映着这句话。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确实成了当下一手的强力主题。

甚至长沙、杭州、合肥,很多二线城市的一手大户型卖得比上海还要好。

01

不只144㎡,今年的一手成交在面积上几乎没有上限。因为主力144㎡以上户型卖得好其实已经不稀奇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多层都有一个统一的动作——继续做大做强。

当下的上海就是如此。大到什么程度呢,各位可以直接看标红的部分: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信息来源:网络公开,仅供参考

200-400多平的面积,上海壹号院仅仅拿来做三房,超过目前市面上一个三房应该匹配的面积段。

今年三期预告中5房的面积段更是站上了1010㎡。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来源:新房摇号助手

什么概念?

要知道年前卖爆的露香园号称天际大宅也才882㎡的水平,这才过去5个月,天际线就被刷新了。

但就是这样大到夸张的户型,还能卖得越来越好,爆表的认筹率说明一切。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新房摇号助手,截至4月4日17:00

比如内环内的金陵华庭一期上个月开盘,起步户型是270㎡四房,均价18.9万/㎡。

结果158套房源吸引了310多组客户,相当于2个人去抢一套房子。甚至中外环的浦开云璟因为户型尺度做得够大,认筹率更是接近300%。这次四期的152㎡四房五开间朝南,面宽就有16.45米。不仅要做大还要大得全面, 每次抢房热度都非常高。

而且这些大户型房源开链家渠道的也很少,基本是不愁卖的。

至于其他城市,其实比上海还夸张。不仅成交上卖得更好了,面积也在不断突破。

中指院数据中,今年春天长沙大户型成交占比33%,力压20多个城市成为第一。

合肥位居第二,大户型成交占比28%。以及我们熟悉的杭州,都比上海的15%要高出2倍左右。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拿合肥来说,主城区大户型起步面积已经来到140㎡,不乏200㎡、300㎡的房源。

尤其近三年大户型占比不断增加,到去年上半年合肥160㎡以上的房源占比已经提高了14%。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 世联行

像高速地产的壹品森境小区,主打建面就在225-229㎡,招商玺项目面积段200-320㎡.....几乎全是高端大平层。

甚至这次都没统计上榜的二线城市佛山,过去3年的大户型成交走势也是这样的: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据佛山房产综合统计,去年全市200㎡以上新房共成交了超1680套,还有500㎡左右的超级大户型,也成交了接近50套。

更不用说大平层卷成麻花的杭州了,300㎡-500㎡只能是普通水平,个别顶级大平层如观云钱塘已经把面积拉到了600平,甚至最大面积是一套1258平的跃层。

可见二三线城市的购房者对于更大面积的热情,远比我们想象中高得多。

02

更神奇的一点,卖得好的同时还能卖得更贵。

之前我们统计过上海大户型确实能卖得更贵,同一个商品房小区的一房一价大户型往往单价更高。

不过普遍价差只在一两万左右,不算太多。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但放在全国情况完全变了,你会发现大小户型之间价格落差极大。

最典型的依然是杭州,一边是主城区普遍均价在4万水平线上,核心区如钱江新城、申花来到6万。另一边一手大户型单价越卖越高。

2024年初单价还在4万左右,但转过年到3月,突破6万奔向7万的势头已经有点拦不住了。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底图:大平层研究院

尤其几个代表大户型新盘基本都是高价入市,哪怕一些盘还在限价,比如玉澜月华精装67500元/㎡也属于上半层的价格了。

锦绣公馆单价来到85432元/㎡,更是少见。而最极致的观云钱塘,过去5年从首开单价的5万+到7万+再到10万以上。

2021年单个房源更是冲出一片天,04户型单价来到12-15万/㎡,直接站上了杭州豪宅的第一阵营。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图源:一言楼市

各位可能以为只是杭州这样,毕竟如今的杭州正站在流量风口,价格往上冲一冲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我没想到现在连县城大户型都是如此。

这两年我们团队走访了好多次义乌,发现这里一手市场已经不亚于上海的热闹了,尤其价格上很难不被震惊。毋庸置疑,这就是世界义乌的实力。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 小若好房 ,仅供参考

一手大户型的价格正在比肩一线,把大名鼎鼎的杭州都挤下去了。

义乌人拿下几千万的房子和买瓶水一样简单,最大的房子都得用抢的。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仅供参考

最高单价突破7万/㎡的八都万境观云,联排从拿上桌到售罄,只用了18秒。

绿城凤起潮鸣单价6万,半年销售额破60亿,成了整个金华市的2024销冠盘。

这些被哄抢的楼盘总价基本在1500-3500万左右,最高单价也已经接近9万,和上海很多内环豪宅一个水平。

03

所以为什么一手大户型会这么受宠?

我们站在全国视角上来看待这件事,你会发现——虽然2024年大户型供应已经在逐渐增加,但本质上前几年就是一个供应不足的时期。

CRIC数据也显示,在2020年附近的这5年,全国200㎡以上的大平层产品确实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我选取了其中5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克而瑞及公开信息,仅供参考

从供求比来看,一般供应/成交的数值<1就说明供不应求了。

但北京差不多仅为0.57,包括上海也是,0.6也没高到哪里去。

过去5年排除别墅全上海新房供应了超过32万套。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网上房地产

2024年以前, 195平以上的商品房供应占比没有超过3%的。

2021年成都200㎡以上大平层供应2148套,结果成交了2589套,供求比0.8左右。

包括深圳,2016年200㎡以上的大平层供应占比还在2.94%,到2024年7月已经仅剩1.86%了。

所以稀缺是真的稀缺,与此同时,市场的客群也在变化,对大户型有了更多标准。

当下的单身新贵,对大户型的选择要求不同以往,哪怕一个人住也普遍需要更大空间。前几年的中兴路一号,100㎡面积做成了一房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此之外就是家庭需求了,上个月我们去杭州的观云钱塘市调,客群中一半以上都是二胎、三胎家庭。

其中二次置业的多孩家庭比例甚至达到73%。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观云

这些意向客户对面积的要求几乎是刚性需求,甚至会有三代同堂的情况。

于是一步到位的超大户型就成了他们的最好选择,比如300㎡、500㎡……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数据来源:观云

当然这些客群选择大户型产品,往往也都奔着另一个目标而去:投资。

而当下越大的户型越抗跌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拿深圳的绿景公馆1866来说,大户型房源的表现几乎是一根定海神针。2016年成交均价8-9万/平,大户型的160平房源成交价才破10万。

过去三年,类似的大户型一直稳定在8万水平,虽然也落了下来,但在深圳这三年跌幅只有10%已经相当有实力了。

最关键的是今年初市场回暖后迅速反弹,重回9万。

包括在上海,涨得最多、跌得最少也成了大户型才有的待遇。

只能说这波大户型赢得很彻底。

04

更本质一点看,大户型带来的居住体感也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上海壹号院350㎡做了四房,整体面积放大后,横向客厅也就有了这样的开阔感,客餐厅面积近百平,开一场House Party轻轻松松。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350㎡4房样板间实景,图源网络

虽然只是一个功能空间,但也突破了面积的约束尽可能放大尺度,这样的大户型住起来一定是更舒适的。

还有一些户型竟然还有面积做情绪空间。

最私密的主卧是一个天然的情绪场,这一点在成都璞逸锦江的235平户型中有了极致的表达,回到卧室后,首先通过的是一个十字型衣帽间,仪式感无限放大。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然后最精妙的部分来了,衣帽间背后还设计了一处水吧台。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换好家居服可以在这里调一杯酒,再走到沙发休闲区自己小酌一杯或两人对饮,最理性的建筑却把感性生活空间做到了极致。

也因为足够大,很多空间可以拿来浪费。

比如观雲,走进1258㎡顶跃,江景最好的一层中间做了一个旋转楼梯,不为别的,只为一种拾级而上的尊贵感。

大部分城市开始户型越大越好卖了

因为大,所以有了这一切的可能。

05

前几天还在跟各位讨论小户型渐渐被抛弃,今天的数据里大户型已经成了主角且登场更为隆重。

从这个前后数据脉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清晰的画面:一方面现在小户型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面积段的拥挤、过量的供应、伪三房的层出不穷,都在让这类产品此时此刻渐趋黯淡;另一方面今天的大户型成交数据又代表改善需求的强势崛起。

所以未来画面大概是这样的:普通单身人买小户型或者一大半去租房。而普通家庭去买大户型,甚至在当下市场仍具性价比的时刻去买更大户型,直接一步到位。

比如杭州中介告诉过我那边核心小区四房是不够卖的。

你会发现这波大户型背后的家庭客户也不单单是为了投资,更多的其实是10年、30年之后的长久居住。

总之无论各位选择大户型还是小户型,每一类产品都承载着不同时期的价值。关于未来的居住画面,当下也已经逐渐清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作者:余奔雷,36氪经授权发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