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个忠臣,可惜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在多年乞讨的生涯中养成了坚毅果敢的性格,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对于开国大功臣刘伯温也是多有猜忌,刘伯温虽然不是死在朱元璋手里,朱元璋却难逃嫌疑,其冷漠的态度寒了刘伯温的心,可以说刘伯温死于朱元璋的诛心,不过刘伯温仍然在临死前送了一筐鱼给朱元璋,劝谏朱元璋,朱元璋在当时并不明其意,到17年后才明白。 刘伯温有神童之称,博通经史,什么书都看,尤其精通天象地理、兵法数学,后来更是因缘际会得到了一本《奇门遁甲》,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时人比之诸葛亮,后世更是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 刘伯温在元朝元统元年(1333年)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这在阶层固化的元朝,作为一个“南人”,其中举的难度可想而知,只不过有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刘伯温,在元朝却根本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抱负,因为性格过于刚直,刘伯温的官运并不亨通,当的都是小官,不是得罪上级被穿小鞋,就是得罪豪绅被他们陷害,刘伯温过的并不如意,期间“四隐四仕”,很想做诸葛亮的刘伯温看到元朝实在过于黑暗,最后只能死心归隐。

朱元璋打下应天府,听闻宋濂和刘伯温等人的大名后,将他们礼聘而来,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谋臣,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刘伯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先平定江南,后参与制定灭元方略,为大明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在大封功臣时,刘伯温却只封了个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和朱元璋的老乡李善长的岁禄四千石相比差得远了。 刘伯温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他的性格过于刚直,没多久就因为不循私情得罪了淮西领军人物李善长,被李善长诬陷,朱元璋因此疏远刘伯温,刘伯温见此只好告老还乡,而刘伯温还得罪了淮西集团另一个人,让他最终被毒害,这个人就是胡惟庸,刘伯温因为说过胡惟庸不适合当丞相,让胡惟庸怀恨在心,胡惟庸得势后,诬陷刘伯温看出谈洋之地有王气,想要在那里造墓百姓却不同意,所以刘伯温就想了个设立巡检司的招来驱赶百姓,朱元璋听后心有所想,就剥夺了刘伯温的爵禄。

刘伯温看到朱元璋如此不信任他,心里慌得很,只好跑回南京谢罪,留在了南京城不敢回乡,心里很郁闷的刘伯温因此生了病,朱元璋得知后派仇视刘伯温的胡惟庸去探病,胡惟庸带着御医给刘伯温开了药,结果是越吃越糟糕,刘伯温心知被胡惟庸暗算了,就找朱元璋婉转诉说了情况,没想到朱元璋却不以为意,只说了些无关紧要的宽心话,刘伯温更是心寒。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下旬,朱元璋写了诰书赐给刘伯温,并派使者送他回乡,刘伯温在长子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乡,回家后拒绝家人和乡亲们为他找药的好意,不再吃药只吃些维持正常的饮食,知道时日无多的刘伯温开始交代后事,拿了一本天文书给长子刘琏,让他在自己死后交给朱元璋,和这本天文书一起交给朱元璋的还有一筐鱼。

刘伯温虽然对朱元璋有些心寒,对他却依然忠诚,在临死前是想以一筐鱼来劝谏朱元璋,这筐中的鱼就象朱元璋大大小小的儿子们,而这个筐就象是南京城,一筐鱼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势必要你争我夺,落得你死我亡的局面,最好的办法是将大鱼放出去,而筐里留下的小鱼也可以得到保护。 朱元璋当时并不明白刘伯温的深意,对于天文书很感兴趣,这筐鱼则是被送到了御膳房,到了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标离世,皇储之位一下空了出来,朱元璋在悲痛之余,也为选谁为继承人愁了一段时间,这时候朱元璋想起了刘伯温送的那筐鱼,南京城里的儿子们不正是如这筐鱼一般,势必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明白了刘伯温深意的朱元璋,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将自己的儿子们都放出南京城去封地就藩,并宣布无宣不得进京,以此来保护筐中的小鱼。 刘伯温在临死前还想着朱元璋,交代次子刘璟为官要宽柔与刚猛相济的,以仁厚之心待百姓,这样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上天才会佑明朝永命万年,还说本来想向皇上贡献最后的心意和所学,只是胡惟庸当权,写了也是枉然,只好作罢,刘伯温的忠心后来也算是得到了回报,在明世宗时期以刘伯温的功绩卓著,决议刘伯温跟徐达等功臣一样,配享太庙,而刘伯温的民间的名声更是越来越响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