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针对国内外一系列政策进行重大改革。对内,特朗普大规模裁撤联邦机构及其雇员,对外毁约,退群,扬言要占领盟国领土,甚至挑起关税战,美国经济拉响衰退警告,美国的霸权根基似乎已经动摇。 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特朗普不会认输,并极有可能会开辟新的战场。那么,关税战会引爆与中国的武装冲突吗?
从历史经验来看,贸易争端与军事冲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尽管贸易战并非总是直接引发武装冲突,但在特定条件下,二者之间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例如,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纷纷筑起贸易壁垒,高关税政策盛行。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竞争,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当时的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各国经济利益冲突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军事冲突的爆发。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经济相互依存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越紧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越低。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往来频繁。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而美国则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经贸合作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然而,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不断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这使得中美贸易依存度进入“下滑区间”。这种经济上的“硬脱钩”趋势,正在削弱经济相互依存对军事冲突的抑制作用。一旦经济联系的纽带被严重削弱,因其他矛盾引发武装冲突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单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是混合了国内政治诉求、维护霸权地位以及遏制中国发展等多重目标。从国内政治角度看,美国政府试图将国内经济困境归咎于“不公平贸易”,以此转移民众视线,掩盖美国自身制造业空心化与债务危机等结构性问题。在国际战略层面,美国希望通过关税手段维护美元霸权,打击去美元化趋势,同时重构全球产业链,将企业从中国迁离,削弱中国的经济竞争力。这种复杂的战略意图,使得关税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博弈,更成为了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战场,进一步增加了冲突升级的风险。
实际上,当一个世界性大国不能持续为世界提供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全球公共产品,开始用实力和地位与大多数国家争利时,这个国家原有的的领导力、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就走到头了,必然会或快或慢走向没落。但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美国正在滑向衰落,他们也绝对不甘心霸权没落的命运,且必做困兽之斗,疯狂地反扑和挣扎,且更具攻击性,也是与之相处最危险的时候。因此,特朗普将赢得这场关税战视为维护美国霸权的“续命丹”,并在华周边整军备战。
日前,美媒爆料特朗普政府签署了绝密级《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文件,明确将所谓“阻止中国大陆武力夺取台湾”视为美国国防的头等要务,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军事战略的重大转向。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唯一的威胁”,宣称中国是在军事、经济、技术等多领域挑战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推进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加速整军备战,并不断在台海方向和南海方向不断鼓动“台独”分裂势力与菲律宾挑战中国大陆的底线,在台海、南海埋下“定时炸弹”,加紧塑造“代理人战争”的态势。
对于我们来说,一旦这两个主要方向的局势因美国的干预而激化,或引爆武装冲突,甚至可能发生战争。尽管这种可能性并算太高,但这种可能性却是现实存在的。有道是,小心行的万年船,我们在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料敌从宽,预己从严,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场关税战不仅仅是贸易之战,世界经济秩序主导权之战,也是关乎百年的国运之战,我们必须妥善应对,并以准备随时打仗的心态抓紧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战而胜之!
历史已反复证明:当霸权者以战争续命,终将被战争反噬;而文明者以和合破局,方能赢得未来。我们当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战略定力,在“斗而不破”中推动国际秩序变革,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曙光穿透霸权主义的阴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