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初期开始废除宰相制度,“宰相”这一职位算是理论上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尤其是内阁首辅也会被认为就相当于之前的宰相,虽然二者还是有着本质区别。 清承明制,自然也不会再有名义上的宰相,但它也像明代一样设有内阁,内阁大学士私下里也会被视为宰相。 清代官员要想“入阁拜相”,成为内阁大学士,也即是俗称的宰相或中堂大人,除了要满足其他一系列基本条件,还至少要遵循一明一暗两条规则: 一是明规则,要求功名必须出自科举,非正途的捐官基本没戏,最好是进士出身,特别是顺次比较靠前的进士,再不济也要中过举人;

二是按规则,要求年龄段必须合适,比如50岁左右就要做到地方督抚或中枢部院高位,否则就可能因年龄问题被刷下来了。 如第一条,先后通过秀才、举人、进士等科举选拔而进入仕途,在清代被视为正途,并且只有顺次较为靠前的进士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 进入翰林院,就意味着能有更多机会与皇帝发生直接联系,相应来说升迁的机会也就比较多。能在翰林院快速升迁到侍读、侍讲甚至内阁学士,品级很快就上来了。 如果在中枢把品级提上来了,到外放地方时就会获得相对应的官职,理想的情况是直接下到某个地方出任布政使、按察使等省级副职,就任道台、知府也可以接受,毕竟道台再往上升迁就是按察使等省级副职了。

按相关惯例,按察使升任布政使算正儿八经的高升,而在布政使任上如果表现优异或有人保举,就有机会晋升为巡抚,巡抚一职在清代算是妥妥的“封疆大吏”了。 如果在地方突破不大,最好能设法调到中枢担任六部尚书、侍郎或都察院担任都御史,这样也有机会进入内阁而成为宰相。 如第二条,如不能在50岁前后担任督抚或部院级大员,没踩好升迁节点,基本就意味着此人终生可能都要与内阁大学士无缘了。 从清朝大学士或军机大臣的年龄统计来看,他们大多在55至60岁之间入阁,这个时间大多发生在成为督抚部院大员四五年之后的事情。

其实这个也很容易理解,毕竟要给时间在督抚部院任上做出点成绩或取得很好的声望,然后才能被皇帝关注到,从而入阁拜相。 而清代朝廷对官员的考核标准,主要有四个字:才,守,政,年。才即才能,守即操守,政即政绩,年即年龄,可见年龄问题在仕途上亦非常重要,一步没踩上可能就步步踩不上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