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访日多次渲染“中国威胁”


2025年3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结束了任内首次“印太之旅”,行程覆盖菲律宾与日本等亚太盟友。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访问期间多次渲染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并强调所谓“威慑”的必要性。


在3月30日会晤日本首相石破茂时,赫格塞思称将在“包括台湾海峡”的印太地区提供“可靠威慑”。据日媒报道,赫格塞思在会晤时表示,美日的安全合作将更为具体,双方拟在驻日美军总部成立“统合作战司令部”,并同意通过联合军演加强同盟威慑力,同时宣布加快联合生产美国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与标准-6型舰载防空导弹,以缓解弹药短缺问题。


在4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美日军事安全合作不得针对第三国,不得危害地区和平发展。美方以所谓“中国威胁”为借口挑动意识形态对立,鼓动分裂对抗,地区国家对此应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奉劝美方个别人士放弃‘以台制华’的幻想,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美方在涉台问题上作出的承诺落到实处。”郭嘉昆说。


这波对台军演有三个“越来越”


“可靠威慑”?

专家:是美方对自身可信度的心虚体现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行程中屡次提到‘可靠威慑’,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华盛顿正担忧自身在亚太盟友心目中的可信度。”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在接受直新闻采访时分析称,尽管赫格塞思以强硬姿态反复宣扬“美国可提供可靠防御”,但近些年美国内部的政治割裂、国际信誉下降,外加其在局部热点问题上的迟疑态度,已令盟友对美方的“承诺”心生疑虑。


“既然赫格塞思自己频频提到‘可靠’二字,就足以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美国对亚太伙伴的承诺力在衰减。”刘匡宇表示,若美国要在“第一岛链”甚至更外层岛链保持“威慑力”,那必须依赖大量的资源投入与盟友进行协同。而美国眼下更倾向于在全球范围进行“战略收缩”,希望尽量把盟友推到前线充当代理人,让盟友“替美方分摊成本与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称,特朗普最近质疑长期联盟有效性的言论在亚洲引起消极反响,尤其是自认为是美国在该地区最亲密的盟友、严重依赖华盛顿安保承诺的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有日本防务部门匿名官员表示,日本担心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会改变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


美国对华所谓“威慑”的具体形态会是什么?刘匡宇分析认为,依照美军战略理论,威慑可分为“拒止威慑”“不对称威慑”“强加威慑”等多种模式。若美国想在台海、南海等地区实施威慑,就势必要明确威慑的目标、手段与依托。然而,种种迹象显示,华盛顿目前更偏好“外包式”做法:为相关地区力量提供武器装备,让对方成为美国的“前沿哨兵”,而美国则在后方调度。“这样做既控制了成本,也降低了军事卷入的风险。”


这波对台军演有三个“越来越”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与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举行新闻发布会


不仅是在日本,赫格塞思在与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的会晤时,高调宣扬所谓美国对美菲同盟关系有着“坚如磐石的承诺”,并声称需要通过军事威慑防止冲突,同时确保南海的航行自由。


直新闻注意到,赫格塞思今年年初就曾对欧洲盟友发出警告,称美国必须“减少对欧洲的过度关注,把更多资源转向亚洲的‘同等竞争者’”,同时需应对美国南部边境压力。


在刘匡宇看来,此次赫格塞思的亚太行,多次强调“可靠威慑”,正好说明美方仍在四处“找抓手、找帮凶”。美国国内对外交投入疑虑重重,美国军费虽庞大却捉襟见肘,不可能大规模增兵亚太。更何况,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并非“一条心”认同“全面转向亚太”。一些人主张依旧将资源留在欧洲战场应对乌克兰冲突,也有人希望聚焦南部边境管控。“赫格塞思高调说‘亚洲是优先战场’,恐怕更像某些利益集团、军工企业的诉求,而不一定代表美国整体外交路线已彻底定型。”


他分析,美方若真想对华施加极限压力,理论上要大幅强化在“印太”的军事存在,如派更多兵力和资产常驻。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赫格塞思更多对外“动嘴”,而非实际“动手”。那就说明特朗普政府短期内难以达成内部共识。一旦资源有限,却又要不断喊“可信威慑”,就只能更依赖所谓的“同盟链”,让盟友上阵火线。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可能被美国试图牵引置于对华遏制的某个环节里。


有分析认为,美方在台湾问题上“说得多、做得少”。美国的真正诉求也许并非“卷入正面冲突”,而是将台湾当作地缘博弈的筹码。美国越是高调,越能向盟友或对手索要更多利益;至于如何平衡宣示与实际行动,恐怕美国内部亦在继续角力。


代号“海峡雷霆”,出手就是重锤猛击


令人关注的是,就在赫格塞思密集发表“对台威慑”言论之际,4月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4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回顾过去,从2022年首次“围岛”军演到去年的“联合利剑-2024A”与“联合利剑-2024B”,再到此次“海峡雷霆-2025A”,皆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外界看来,连续不断的实战化演练,意味着解放军遏“独”的军事手段越来越全面,演训以雷霆万钧之势慑封“台独”分裂分子的“毒虫”和“走犬”,正告“台独”分裂分子没有出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这波对台军演有三个“越来越”

4月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图为现场画面。


刘匡宇在概括2022年以来解放军对台军演的特点时,用“三个越来越”加以描述:首先是越来越“贴近实战”,刘匡宇指出,解放军演训不断模拟多种场景,包括外部势力介入、岛内顽抗等,科目设计愈发接近真实行动;多军种、多兵种协同密切,新装备新战术频繁亮相,展现出战略理念与军事技术的与时俱进。


其次是越来越善于“塑造态势”, 自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首度在台海周边实施“围台军演”,引发外界震动。此后每次演习都在不断升级,添加新的亮点,如“冷启动”“零预警”“无明确代号”式演训,让台海形势更具不确定性,同时也使得台当局与外部干预势力疲于应对。


最后,刘匡宇强调,解放军演训对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心理压力与实际威慑越来越大。时间上,高频率演训给台军无喘息空间;空间上,突破所谓“台海中线”,全域封控台海与周边空域,形成更强的战略压制。外部势力若介入,也要面对解放军日益完善的制海制空能力。


“这些常态化演训并不是‘作秀’,而是已纳入对台军事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演习实际亦带有‘实战’的含义,每一次都在不断积累经验,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做准备。”


这波对台军演有三个“越来越”

东部战区发布实弹射击现场视频《雷霆滚滚斩“独”道》截图。



作者丨田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