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实习生 冯昭元 刘荣磊

7月22日,德州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政策例行吹风会召开,介绍《德州市强化“四链”融合纵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两年行动计划(2024—2025年)》《关于德州市深化非公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市工匠学院建设的意见》等三份文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在德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7万人,涌现出程平、王晓菲、孙一倩等国家级技能人才23人,省市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1400余人,打造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技术工人队伍。

一是坚持高端引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聚焦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实施“技能兴德”万名工匠培育工程,持续强化载体建设,建成省级以上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1个,省市技师工作站90个,设立市首席技师和市技术能手项目,充分发挥人才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培养方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面向企业新入职和转岗职工,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做优“金蓝领”高端培训品牌,截至6月底,全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和“金蓝领”培训近万人。

二是坚持夯基垒台,技工教育质效不断提升。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构建以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全市技工院校达23所,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逐年上升,2023年全市招生7452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15%,在校生数量达2.2万人。依托技工院校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3所技工院校纳入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试点名单。创新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揭榜挂帅”行动,为企业“量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共开设“订单班”“冠名班”35个,为北京现代、海尔、“希尔顿”国际酒店等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技能人才成长开辟新路径。紧紧扭住人才评价这个“牛鼻子”,在全省率先成立全市技工教育发展中心,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开展奠定了组织保障。创新评价制度,备案企业379家、社会培训组织23家,2023年以来,培养评价技能人才9.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47万人,培育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创新使用制度,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创新激励制度,为58位高技能人才发放“德州惠才卡”,精准化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职称评聘等24项服务。

四是坚持竞赛引领,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制定《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明确技能竞赛的组织实施、安全保障、奖励措施、监督管理等各环节要求,促进竞赛活动规范化、科学化。注重竞赛体系建设,构筑以世赛、国赛、省赛为引领,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为骨干,各县市区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竞赛格局,打造“技能兴德”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德州市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100项市级“技能兴德”职业技能竞赛,营造崇技尚能、精益求精的良好社会氛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