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方的这一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遭到广泛反对。有专家认为,此举将带来美国国内生活成本上升,使得“关税收入成本化”,这一行动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发表谈话。发言人指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对于美方的错误做法,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
“芬太尼问题本质上是美国国内治理的难题。美国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国内监管、完善司法体系以及社会治理来解决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宇宁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芬太尼泛滥的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医疗体系过度处方、患者依赖以及非法市场的扩大,导致合成阿片类药物被滥用。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国内的需求和治理缺陷,转嫁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关税成本压力
或直接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对于美国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加征关税,高宇宁指出,将芬太尼问题与关税挂钩本质上是典型的“国内问题国际化”。美国政府加征关税援引的是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的相关条款。该法律允许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对特定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等行动。
白宫在声明中指出,上一财年,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边境截获超过21000磅芬太尼。美国政府认为芬太尼等问题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通过贸易手段施压并迫使相关国家采取行动,美国政府这是在将贸易政策工具武器化。”高宇宁说。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也引发美民众担忧,带来的成本将不可避免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指出,对加、墨的关税将直接推高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数据显示,美国每年销售的约1600万辆汽车中,部分车型的单价可能上涨3000美元。
“由于食品杂货行业的需求弹性较低,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很可能直接转嫁给消费者,食品杂货价格也可能因关税攀升,导致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高宇宁分析称,加征关税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提振经济、增加就业和税收,但实际上,其负面影响将通过价格传导、供应链扰动和通胀压力等机制,最终由美国普通消费者承担。
他向记者表示,这不仅会推高日常生活成本,还可能抑制消费需求,削弱经济活力,进而对整体社会福利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关税后续冲击
将推动“全球贸易非美化”
此前,美方还决定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高宇宁分析,后续冲击将推动“全球贸易非美化”。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措施,预计将使其对所有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3%大幅提高至11%以上,这一举措无疑将引发全球贸易体系重构。
他指出,尽管美国2023年货物贸易逆差高达1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其贸易占GDP的比例仅为24%,远低于加拿大(67%)、墨西哥(73%)和中国(37%)。因此,关税措施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短期内,被加征关税的经济体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主要取决于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一旦关税举措全面实施,以加、墨为例,美国从两国的进口将大幅下降,美墨加协定(USMCA)将面临事实上解体,但美国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量将有所增加。”高宇宁说。
对于现代产业链高度分工,他表示,即便美国本土企业也难以完全摆脱进口环节,本轮加征关税无法改变当前全球贸易网络以中间产品为主体的全球价值链特征。从长期来看,如果美国持续保持高关税水平和低商品贸易开放度,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非美化”趋势将愈发明显。
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高宇宁分析,单边加征关税举措将导致经济问题“武器化”。从历史教训看,1929年至1934年间,全球贸易规模萎缩约66%,美国加征关税被认为是加剧大萧条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间的加征关税及其引发的报复性关税行动,将导致美国出口减少、相关行业利润下滑,不仅无法实现保护国内产业的初衷,还可能重蹈大萧条时期的覆辙。”高宇宁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