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舆论战愈演愈烈。特朗普竞选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火力全开,直指拜登前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是“美国历史上最大政治掩盖事件的共犯”。
短短90秒,她的语速如机关枪般密集,情绪高昂、火药味十足。
“她是最大丑闻的掩盖者”
莱维特面对主持人杰西·沃特斯(Jesse Watters)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开炮:“她每天站在讲台上撒谎,为一个无能的总统辩护。”
这场指责直指拜登任期内,白宫多次淡化总统健康问题。莱维特指控称,“媒体和公众被拜登团队集体‘煤气灯效应’式地欺骗”——他们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拜登“精神良好”,而在私下却流传着关于其“记忆力衰退”的担忧。
莱维特说:“我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总统工作,她却为最无能的总统服务。她当然有理由苦涩。但‘苦涩’,卖不动书。”
让皮埃尔的新书 点燃了火药桶
这句刻薄的回击在社交媒体上瞬间刷屏,成为特朗普阵营支持者新的口号。
让-皮埃尔反击:“她令人厌恶”
这场隔空舌战的导火索,来自让-皮埃尔的新书宣传。这位曾在白宫任职的发言人推出回忆录,回忆自己在拜登政府的岁月,并辩称:“我每天见到总统,没有发现任何认知衰退迹象。”
莱维特指责这是“又一个谎言”。
让-皮埃尔随后在热门脱口秀《The View》中回应,称莱维特的言论“deplorable(令人厌恶)”——这个词汇在美国政治语境中分量极重,它曾是希拉里·克林顿2016年形容特朗普支持者的标签。
让·皮埃尔说:“我特意用了这个词,因为特朗普的发言人似乎不明白,她们不是只为一个人服务,而是为美国人民发声。”
她还借机批评莱维特的不当言行,指其在回复《赫芬顿邮报》记者的短信时,用一句“你妈的”玩笑回应。
让-皮埃尔说,“白宫发言人不是网络喷子。这是代表世界上最有权力职位发声的荣誉。即便你讨厌记者,也必须尊重新闻自由。”
发言人之战:权力、情绪与镜像
这场看似“女性口水战”,其实是一场政治传播的角力。在镜头前,莱维特代表着特朗普阵营的“直白、强势与反精英主义”;让-皮埃尔则象征拜登政府的“理性、制度与多元包容”。
两人都曾站在白宫新闻厅的讲台上,都以女性身份代表各自阵营的叙事形象——却在不同阵营的镜头下,成为了彼此的镜像。
莱维特年仅27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发言人之一,其语言风格极具“特朗普式攻击性”——短句、重复、带讽刺的幽默感,配合她精确控制的表情与停顿,形成了一种“电视政治的爆发力”。
而让-皮埃尔,作为美国史上首位黑人女性、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白宫发言人,其存在本身就具有政治象征性。她温和的语调、条理清晰的表达方式,被拜登团队视为“稳定力量”的象征。
一个是火焰,一个是水;一个靠爆发力取胜,一个靠制度话语自稳。但在当下碎片化的舆论环境中,“火焰”往往更容易赢得眼球。
政治语言的性别化:温柔与毒舌的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发言人大战”背后,也隐藏着美国政治中对女性的双重期待。莱维特的“毒舌”和“挑衅”,被支持者称为“坚强、果断”;但在主流媒体中,她则常被形容为“咄咄逼人、不够优雅”。而让-皮埃尔的温和与克制,虽赢得了尊重,却也被批评为“过于官腔”。
女性发言人常被夹在‘表现力’与‘得体’之间的矛盾中。她们既要展现力量,又要避免被贴上“情绪化”的标签。
但在这场攻防中,两人都打破了传统——莱维特以战斗姿态占据舆论高地,让-皮埃尔以道德框架回击,在“理性与情绪”的分界线上展开了象征性的较量。
言辞之下,是美国政治的深层裂痕
这场骂战或许只是选举年的一场插曲,却折射出美国政治的核心现实——
在真相早已退居次位的舆论战中,话语本身就是武器。
莱维特的每一次攻击,都精准击中特朗普选民的情绪共鸣;让-皮埃尔的每一次辩解,则努力守护制度的体面。在这个媒体逻辑主导政治的时代,“谁能掌控叙事”,往往比“谁更接近事实”更重要。
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所写:“美国的发言人已不只是传声筒,而是政党信仰的化身。”
在特朗普与拜登的对峙中,两个女人、两种语言、两种真相,正代表着两个永不和解的美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