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日)我将分享两条互有关联,且事关重大的消息。
首先,根据今天早上得到的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把之前的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解职,并将其调任至联合国,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明眼人都知道,无论从岗位重要性,还是从接近权力中心的程度,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与国家安全顾问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特朗普本人对联合国并不怎么关心。
特朗普意欲何为?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背景?
其次,美国和乌克兰前天(4月30日)正式签署了美乌矿产协议。
对乌克兰人来说,这显然是既放下身段,又一定程度上带有屈辱意味;但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是鱼和熊掌兼得。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以50%的股份得到了乌克兰的矿产,所以将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并以此向俄罗斯施压。
而恰好在向俄罗斯施压的过程中,美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被解职,这两件事之间是否有一定关联?
01
长话短说,我们先回归第一个主题,华尔兹。
自今年1月20日以来,华尔兹和鲁比奥就分别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但最近一段时间华尔兹非常低调,与之相对的,鲁比奥就一直非常高调。
这种反差明显的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将其解释为,鲁比奥高调是因为他的职位是国务卿,因为历史上也有过国家安全顾问非常高调。
然而,近两个月来,华尔兹之所以一直保持低调,是因为近两个月前发生的泄密事件。
当时,华尔兹、鲁比奥等人组建了一个社交媒体群组,并在这个群组中讨论美国空军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计划。
尽管他们使用的“signal”软件在西方共识中相对安全,但在社交软件群组中讨论最高国家军事机密,这一行为本身就不够专业。
与此同时,他们还犯下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不慎将《大西洋》杂志的主编拉入了群聊。
结果,这一事件被新闻界曝光,成为白宫内部的一场重大丑闻,而华尔茨就成了为这场泄密事件买单的人。
华尔兹本人其实很冤枉,因为他并没有接受过秘密情报工作的训练。但从本质上说,这是特朗普团队不专业的体现。
也是经过这场泄密事件,华尔兹身上留下了一定污点,加上他与白宫团队内部,以及特朗普本人之间产生了隔阂,最终他离开了美国权力中心。
当然,我个人认为,华尔兹被解职的根源还是在于他外交战略经验不足,虽然他之前作为州议员积累了一些外交事务经验,但作为国家安全顾问,他在能力、格局、视野以及行事手腕等方面显然不足。
另外,在处理与俄罗斯关系的问题上,华尔兹素来比较强硬,但最近一段时间,或者说在结构深处,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偏向缓和。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为了促成俄乌战争的结束,特朗普甚至愿意放下身段去讨好俄罗斯,这与华尔兹本身的理念和操作格格不入。
因此,两个因素结合,导致华尔兹最近两个月在白宫被边缘化,这也是为何我们最近在公众场合很少听到他讲话的原因。
与此同时,鲁比奥一直比较高调。
上文已经提到过,我们不能说鲁比奥高调是因为他是美国国务卿,而是因为他深得特朗普欢心。
目前,华尔兹已经软着陆,被派去了联合国,而鲁比奥则是身兼四职,分别是美国国务卿,负责美国内部安全事务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国际合作署代理署长,以及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负责人。
这也引得美国记者纷纷开始八卦,好奇他的工资是否有所增加,是否领取四份工资,他的个人精力是否能够顾得过来四份工作,家人又是否支持。
要知道,美国历史上同时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已经去世的基辛格。
与此同时,不管是尼克松政府,还是福特政府,让基辛格同时担任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也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选择之一。
因为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很难由一个人来担任,不说时间、精力分不过来,这两个职位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视野上也很难完全匹配。
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比奥虽然年轻,但他是不是在步基辛格的后尘?
这个问题,尚待观察,但从鲁比奥个人的战略思维和格局来说,他显然比不上基辛格。
我想说的是,在忍无可忍两个月之后,特朗普最终把华尔兹调到了驻联合国大使的岗位上,这种处理方式算是软着陆,且与处理马斯克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都是软着陆。
这两个岗位的变动,第一,可以说是特朗普上任百日期间,做出的最大的人事变动,与其第一任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要知道,特朗普第一任期,仅仅上任24天就把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解雇了,同时,四年任期中,白宫办公室主任换了4任,国家安全顾问换了6任,且每一任都以与他交恶告终。
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在卸任后都出书,把特朗普本人的个性,以及白宫内部的丑闻内幕都爆了个底掉。
或许也是因为受到了当年的教训,特朗普此次换人稍微慢了一点,当然,这与他经验更老道,人脉关系成熟也有一定关系。
第二,特朗普之所以会采取软着陆,是因为他知道无论是马斯克,还是华尔兹都是不好惹之人。
尽管上任百天换了两人,特朗普后面还有两个问题。
第一,这折射出特朗普团队内部确实“三心二意”,即特朗普虽然自己是老板,但他左要听马斯克的意见,右要听强硬派的意见。
现在的情况是,马斯克正在逐步退出,强硬派也正在四分五裂。
与其说华尔兹是因为两个月前的泄密事件被调职,不如说是因为他无法在俄罗斯问题上与特朗普达成一致。
这说明特朗普第二个任期还是任人唯亲,任人为忠。
这样的情况能否持续?特朗普能否顺利完满地完成他的四年任期,并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的关系?这一切都有待观察。
第二,该换的人不换。
很多人表示,特朗普政府目前最应该换掉的人,其实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副总统万斯。因为前者既鹰派又没经验,还咄咄逼人,后者基本就是个小人。
但就是这两个人,唯特朗普马首是瞻,所以说特朗普也是个喜欢被拍马屁的人。
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美国,尤其是理解白宫内部的运作机制至少有一定好处,有助于我们研判美国未来的战略走向。
同时,这也再次证实了我之前“三心二意”的判断。
未来,特朗普会听谁的意见?
目前看来,鲁比奥、万斯和赫格塞思三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信任。然而,我个人认为,万斯可能最终会和特朗普分道扬镳,除非万斯能永远不把马屁拍到马腿上。
就今年2月份,万斯挑起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间的唇枪舌剑来看,这一方面让美国斯文扫地,另一方面也相当程度折射出了万斯的小人心机和伎俩。
那么未来走向如何,这自然要讲到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02
美国和乌克兰最终签署了矿产协议,且是以泽连斯基放下身段,受尽屈辱为代价。
当然,乌克兰的想法是这样的,既然签协议已经是定局,不如我让出点利益,换来你对我的支持。而对美国来说,他是想借此向俄罗斯施压,这就是最近美俄之间上演的戏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现在心心念念想和普京搞好关系,所以他一方面向俄罗斯施压,另一方面又与普京惺惺相惜。
换句话说,特朗普玩的是商人手段,但背后也有某些战略思维。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又在背后捅了特朗普一刀。
昨天(5月1日),万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乌战争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这说的什么话?
特朗普辛辛苦苦在前面和乌克兰签协议,以此牵制和施压普京,而万斯作为副手又在背后捅他一刀,说俄乌冲突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这让特朗普情何以堪,且他听到以后心中又作何感想?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完全可以去思考,我个人认为,下一个或者再下个,特朗普内部分裂或撕裂的目标,很可能是由万斯而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