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55年初,有件事搞得全军上下都绷紧了弦。
那年军委连着开了两天会,彭德怀领着贺龙、陈毅他们琢磨大半个月,才把开国将帅的名单敲定。
名单里元帅、大将、上将,全都一一列明,最后由彭德怀和罗荣桓一起递给毛泽东。
大家都以为这事差不多就是走流程,结果毛主席看完大将名单,没吭声,直接提笔划了五个人的名字,现场气氛一下子就冷了。
没人敢吭声,更没人敢问为什么。
那五位被划掉的,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个个都打过硬仗,红军时期就上过沙场。
但毛主席这一笔,毫不含糊,谁都看得出,这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排在最前头的是肖克。
打仗的时候他从来不含糊,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这些职务不是随便给的。
但他脾气太直,跟谁都敢顶嘴。
从红军时期起,他就是贺龙的副手,后来又跟着其他几位元帅干过,关系都不算太铁。
他不合群,太犟,哪怕战功再多,也不适合放在大将的位置。
毛主席要的是能带人、能稳局面的人,不是单打独斗的猛将。
周纯全也在那五人之中。
早些年他也进过中央政治局,资历不浅。
但他打仗少,主要在后方办学、搞建设,解放战争时也没在前线领兵。
论功劳,他确实干了不少事,但拿出来比一比,前线指挥员的分量还是更重些。
这种时候,毛主席看得明白,后勤是功臣,但大将得是能带兵打硬仗的主力。
宋任穷呢,参加过秋收起义,也上过井冈山,是老资格干部团的政委,长征时一路没掉队。
但他是搞政工的,做政治思想工作出身。
谭政已经定了政治口的代表,再放一个进去就不平衡了。
不是说宋任穷没本事,而是每个军衔都得讲代表性,不能一类人扎堆。
张宗逊的名字被划掉,很多人都替他惋惜。
他是黄埔一期的,秋收起义就开始跟着毛主席干,后来还当过红十二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是一野副司令员,属下的许光达只是三军军长,从级别上说差了好几层。
但许光达是装甲兵司令,新中国刚成立,装甲部队是重点发展方向,得有人撑门面。
而且许光达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张宗逊是中央红军的,如果他也进了大将名单,中央红军的比例就太高了。
毛主席要平衡,不是看谁资历老,是要看整个班子搭得是否稳。
王震的名字被划那一下,更是让人心里一震。
谁都知道他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之一,是唯一能带枪进毛主席办公室的将军,陈家河战役时他骑着马冲锋,南泥湾开荒、进军新疆,全是硬骨头的活儿,没一件轻松的。
但王震干的事偏向开发、屯垦、政治这块,虽然也上过战场,但从统军角度来说,还是许光达的职务更贴大将这块牌子。
这不是功劳大小的问题,而是功能定位的事。
说到许光达,他后来知道自己被评为大将,是因为毛主席出于战略考虑才定下来的,其他几位老将都因为自己落选。
他心里过意不去,写信给中央,说自己愿意让衔,还提到“很多同志比我更有资格”。
毛主席和贺龙都劝他别再犹豫了,他才接受了。
但他坚持要降一级工资,最后十大将中,只有他一个领的是五级工资。
这事过后,部队里议论不少。
有人说肖克性格太硬,有人说张宗逊背了“出身太红”的锅,也有人替王震鸣不平。
但毛主席这一笔,不是看个人情感,而是看全局、看未来怎么布局。
肖克后来当了军事学院副院长,是上将里的头一号;周纯全继续干教育、后勤,干得也踏实;宋任穷转去地方,后来还干到很高的位置;张宗逊照样当副司令,干脆利落;王震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几十万人听他号令。
那五个人没上大将名单,但每个人的位置都没低。
他们没拿到一个军衔的称号,但他们在共和国的建设里,谁也抹不掉。
参考资料:
《1955年首次授衔的前前后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将帅让衔,初心皎皎》,赵婷,北京日报,2018年7月20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