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这个竞争非常大的环境下,连花清瘟曾经风光无限,

可如今却逐渐没了往日的热度,生产它的厂家,也碰上了大难题。

2025 年初,根据公司发布2024年财报预告来看,

这一年他们预计得亏6-8亿。

想当初,他们巅峰时期,

市值差点就到 900 亿了,这反差实在太大。

他们能有之前的成就,和他们的企业创办者的关系很大。

他们的创始人叫做吴以岭,出生在中医家庭,

从小就跟着父亲给人看病,积累了不少相关知识。

凭借对治病救人的热爱和自身天赋,

他先后在在很多大学都深造过,接受了系统的中医教育。

毕业后,他先是在医院工作,后来干脆自己单干,

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算是正式进入医药行业。

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做出一些成绩后,

他迎来人生重要转折点 —— 研发连花清瘟。

2003 年,“非典” 疫情突然来袭,他带着团队很快行动起来,

他们用中药材为基础,研发出能防治 “非典” 病毒的配方。

从研发到生产,前后就花了半个月,这研发和生产速度相当惊人,

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款药物就开始上市出售,

之后在不少病毒性公共卫生事件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禽流感暴发的时候,有研究证明,它对禽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甲型 H1N1 流感期间,它被列入诊疗方案,成了临床用药,

另外,在应对雾霾引发的身体不适,还有手足口病时,

它也经常出现,慢慢地,大家就觉得它能防治好多病症。

直到2019年底开始的口罩时期,是它发展的顶峰。

这三年里,它多次被人推上了神坛,成了抗疫必备。

市场需求一下子暴涨,这款药物开始变得供不应求,

价格也一路上涨,最高的时候,一盒能卖到 300 多块。

而生产它的生产商,业绩也跟着飞速增长。

仅仅两年的时间,公司营业收入从原来87亿增长到125亿,

净利润也差不多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公司的股价也持续上涨,最巅峰的时候。

直接涨到 53元多,创下历史新高,市值差点就到900亿。

可随着形势慢慢稳定,它却不再像以前那么火了,

这家企业也陷入危险之中,

2023年,他们的营业总收入比上一年下降了将近18%,

净利润大幅下滑43%左右。

到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势头还是没止住,

这两项指标分别下降 25% 和69%。

2025年初,他们也发布业绩预告,

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

为啥会这样呢?一方面,库存积压太严重,口罩时期,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他们大幅提高产能,可后来需求一下子少了,

很多产品积压在消费者和药房手里。

药品的保质期可是非常严格的,为了清理库存,

他们就只能低价处理临期产品。就在3月份的时候,

许多平台上的药店,纷纷开始降价处理临期药物,

金额已经低到大多在3块多了,一粒才一毛二。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好多药店都在甩卖,

有效期只剩下不到3个月了,从厂家生产数据来看,

光是22年一年,胶他们就生产了将近200亿颗药物,

这么多库存积压,给他们带来很大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大家对 “网红药” 越来越理性了,

2022 年有人发布了对这款药物的质疑,王思聪甚至还转发了,

这一下就引爆了舆论。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它的预防作用,引起很多人关注。

虽说后来因为感染人数多,它又迎来一波抢购潮,但热度远不如以前了,

后来的大型流感爆发阶段,它虽然也参与应对,可市场反应很平淡。

这说明,大家对药品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光靠营销和口碑打造的 “神药”,越来越难得到市场认可了。

在市场上,它也有不少竞争对手。很多中成药的效果,

其实和它差不了多少,这些竞品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竞争难度。

面对业绩下滑和市场质疑,厂商也开始积极转型。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打算每年推出1到2款新药,

他们也有很大的决心,不仅要巩固在中药领域的优势,

还涉足化学药和生物药研发,朝着综合型医药企业发展。

最近,他们也有新款药物已经上市是针对治疗鼻炎问题的,

其他还有2-3种药物,正在努力的研发,也已经快要看见成效了。

在大健康领域,这家企业也在积极布局,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2025 年,大健康产业在数字化、预防医学、中医药等方面发展势头很猛。

他们凭借自身深厚的理论基础、强大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资源,

成立全新的科技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健康产品,

这一步符合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说不定能给他们带来新的盈利机会。

他们这次转型能不能成功,新的路子能不能让公司重回巅峰,

大健康领域布局能不能开辟新的盈利渠道,还得看时间检验。

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只有靠扎实的科研、透明的信息,

满足大家越来越理性的需求,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赢得消费者信任,在行业里站稳脚跟。

参考信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多家药店“3—4元甩卖”连花清瘟胶囊,以岭药业因产品有效期等问题预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