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这是五年来的第一次访华,表面上说是来参加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外长会议,但怎么看都不像只是“顺路来一下”,而是有备而来。

印度这次这么急吼吼地派人来,背后有两大原因。

苏杰生启程访华 莫迪态度是否反转

一方面是他们汽车行业快撑不住了。

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后,印度汽车制造商库存耗尽,塔塔、马鲁蒂铃木这些大车企都面临停摆。印度媒体预测,最晚到8月,一些车企就要彻底“没米下锅”。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无奈表示:磁铁缺货,整辆汽车也只能沦为废铁。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CEO维韦克公开催促莫迪政府,尽快和中国达成和解,以此拿到稀土。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稀土储量世界第三,却因加工技术落后,90%的需求依赖中国进口,有种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既视感。

虽然印度政府宣布投资250亿卢比(约21亿人民币)扶持稀土产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产业升级至少需要七年时间。

另一方面是印度和美国在关税问题杠上了。

就在苏杰生踏上中国土地的前几天,据印媒报道,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放话说:“今天,印度要从实力地位出发谈判,绝不受最后期限的胁迫。”

这话很熟悉,但放在印度身上,总有股喜剧成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回美国真生气了。

原来,印度最近大量购买俄罗斯原油。5月份,印度日均进口俄油达210万桶,占其总需求的40%,甚至超过了中国196万桶的进口量。

苏杰生启程访华 莫迪态度是否反转

这一操作彻底激怒了美国,特朗普政府随即放话,要对印度实施500%的惩罚性关税。

面对如此高压,印度政府被迫反击,向世贸组织提交文件,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问题是,这种贸易战印度打得起吗?国内产业已经焦头烂额,再和美国对着干,真有点扛不住。这时候能出来帮忙的,恐怕只有中国了

苏杰生此次中国行,表面上是参加15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

但中国外交部特别点明“印度外长苏杰生还将结合与会访华”,与其他外长区别对待。这在外交辞令中释放了微妙信号,说明这不只是开会那么简单。

这是印度外长时隔5年首次访华,对外释放了两国关系试图缓和的重要信号。

据说,双方已拟定一份“清单”,其中稀土出口限制、恢复中印直飞航班成为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议题。此外,还有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恢复正常人文交流也是重点内容。甚至还有恢复两国记者互派、签证便利化等等。

不过,中印目前的关系还是比较脆弱的,要想真正改善,关键在于印度自身。

莫迪政府的对华政策一直具有摇摆性,比如,前脚刚在上合防长会议上对着中国说“不”,摆了上合各国一道;后脚又派外长来和中国谈缓和。

这种反复横跳,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国家将亚太称为“印太地区”,实质是希望制造矛盾,推动中印冲突。

对中国来说,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底线也不能退让。稀土这种战略资源,涉及国家安全的部分肯定是要严控的。但像汽车产业那类的应用,估计还是有操作空间。

苏杰生启程访华 莫迪态度是否反转

苏杰生这次来中国,也许真的能帮中印关系打开一个新窗口,但接下来能不能让印度的车厂重新运转起来,能不能避免和美国的贸易战继续烧下去,就看莫迪政府到底怎么玩了。

这次天津的上合外长会议,可能是中印破冰的起点,但要把冰彻底融化,印度自己得先别再往冰面上泼水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