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基建地产总需求下行背景下,水泥或具备相对优势。2023年地产新开工面积较2019年最高点下滑58%,基建投资则仍处在历史高位;2023年水泥产量较2020年的高点下滑12%。基建地产总需求的下行,是地产链各类赛道面临的共性问题。相较而言,水泥行业尝试通过减产来改善供需关系进而支撑价格,若涨价能够落地,则有望通过改善单吨盈利来对冲需求下滑,水泥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建筑建材行业中少有的盈利趋于稳定的品种,“量减价增”或将使其具备相对配置优势。建议关注:海螺水泥(600585.SH)、华新水泥(600801.SH)、天山股份(000877.SZ)。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4H1水泥企业盈利水平已回落至低位。

2024年上半年,受地产低迷、基建资金到位偏慢等影响,水泥需求大幅萎缩(24年前5月水泥产量同比-10%),24H1全国水泥均价同比-16%。预计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35亿元左右,同比-76%左右。多家公司已发布24H1业绩预告,普遍出现盈利同比大幅下滑或亏损,其中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福建水泥分别预计24H1归母净利润亏损29~35亿元、亏损7.4~8.7亿元、亏损1.05亿元。

需求淡季,行业自律限产助力水泥挺价。

7月属淡季,龙头企业加大行业自律以及错峰限产力度。长三角地区水泥龙头计划7月、8月分别停产10天,减产30%左右;海螺水泥作为区域龙头,也将加入本轮停窑错峰。7月5日,长三角沿江熟料价格上调50元/吨。随着龙头企业充分意识到总需求大周期级别下行,短期盈利目标的权重在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性越发提高,如海螺水泥在“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公告中,明确提出“盈利是目的,份额是基础”的总体思路。判断尽管需求将持续下行,但在主要企业达成共识的背景下,水泥价格或有支撑。

仍需观察旺季错峰落实情况。

长三角地区熟料水泥曾在4月、5月旺季尝试涨价,但由于企业错峰生产执行不佳等原因,4月计划上调30元/吨,实际落实15元/吨;5月计划上调50元/吨,实际落实20元/吨;6月下旬,长三角水泥价格基本回落至涨价前水平。当然,本轮错峰限产在行业层面得到了更强的统一,但审慎起见仍需观察后期执行情况。

风险分析:

基建投资不及预期、房地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原燃料价格上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