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国内首部深度聚焦整形医美的都市剧《以美之名》于优酷全网独播,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联合播出,并预计即将在4月登陆Netflix。该剧首次将镜头对准整形医美行业,以女性成长与博弈为主线,融合专业医学深度与社会议题锐度,打造当代整形医美行业缩影。有网友表示,“被剧中台词点醒了!审美不该被定义,我们本就独特,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美。”该剧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在4K超高清主频道北京卫视播出的电视剧。由俞白眉、关旭、谢颖、姚晨总监制,李少飞执导,姚晨、、侯雯元领衔主演,袁弘、代乐乐特别主演。
俞白眉:十年前不可能有《以美之名》
十年前,医科大学的同窗乔杨(姚晨饰)与周静雯(贾静雯饰)因一场误会分道扬镳;十年后,两人重逢于周静雯夫妇创办的整形医美医院,一个是理性至上的“毒舌技术派”,一个是逆袭登顶的“整形天后”。从互呛的职场宿敌,到携手修复家暴受害者的身心创伤、对抗黑医美产业链的行业斗士,她们的蜕变恰如一场关于女性力量的隐喻:美,从不该被单一标准禁锢。
该剧总监制俞白眉表示,时代在飞速变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困惑,每个时代的命题。艺术家不能与世隔绝,身处洪流之中先要关注当下,对环境气候有真切的体感,对人生有尽可能深入的思考。十年前绝不可能有《以美之名》。什么是美?美由谁定义?生命和尊严的关系到底怎样?面对种种不如意我们应该怎样活下去?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与其说我们在表达输出某种已有的观念,不如说是我们在努力探索和学习已经到来和注定到来的新世界。
剧中,姚晨以冷峻台词与缜密逻辑颠覆过往形象,贾静雯则将商海沉浮的野心与医者初心糅合成复杂人性。两人既是对手亦是战友的“敌长闺”关系,撕开了传统女性角色“温柔隐忍”的标签——她们在手术台上博弈方案,在伦理争议中坚守底线,更以“医者仁心”为纽带,直面容貌焦虑、网络暴力等社会痼疾。正如预告片中那句“美的标准到底是由谁制定的”告诉我们的一样,美无定义,心有所向,《以美之名》试图通过双女主的成长轨迹宣告:女性不仅是美的定义者、诠释者,更是打破美的偏见、引领多元美的先锋派。
七年磨一剑:专业背书与真实案例铸就
作为国内首部深度聚焦整形医美行业的剧集,《以美之名》的诞生近乎一场“外科手术”般的精密创作。主创团队历时七年,深入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联合丽格集团田野调查,调研超百例真实案件,更邀请亚洲首例换脸手术主刀医生郭树忠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龙笑教授等权威专家全程指导。从手术器械的摆放角度到麻醉剂量的精确计算,从“全脸剥离”的血腥场景到换脸术的伦理困境,揭开整形医美行业的神秘面纱。
总制片人张元欢表示,《以美之名》这部原创作品从创作到制作的打磨都很不容易,主创团队对医美整形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从专业角度展现了医疗美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主创想通过这部作品传递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的严肃性和社会价值,让观众认识到,医疗美容不仅是对外貌的改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同时,剧中也通过一些案例,如黑医美的危害、过度整容的风险等,引导观众理性看待医疗美容,减少偏见与误解,促进社会对这一行业的科学认知与理性接纳。
医美行业的镜与灯:照见焦虑,更照亮出路
《以美之名》绝非一部猎奇行业秘闻的爽剧。当镜头扫过手术刀下的血肉与金钱堆砌的“美丽幻梦”,剧集的核心始终指向对“美”的本质叩问。姚晨饰演的乔杨坚持“医者不能改命,但能带来好运”,贾静雯诠释的周静雯则笃信“修复伤痕先修复心灵”——两种理念的交锋,恰是当代社会对“颜值即正义”的集体反思。
该剧医疗顾问、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龙笑看完全片后表示,这部剧第一次把医美整形以非常正向和积极的方式提了出来,向大众科普了“医美”是一个严肃且慎重的医疗行为选择。剧中的案例在医美整形行业中非常典型。“《以美之名》通过更专业、更真实的呈现方式,呼吁观众正确看待医美整形的同时也演绎了中国整形医生群像,这是对于医疗行业的尊重,也是这部剧吸引我的地方。”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会长李滨评价该剧为“医美行业40年来首部正剧”,称其“对于这个被污名化的行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以影视化的方式呈现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背后的技术与人文关怀,也不避讳商业利益的纠葛”。剧中多个案例直击社会痛点:先天面部肿瘤少女在“保命”与“换脸”间的生死抉择、家暴受害者因修复疤痕反遭网暴的荒诞现实、黑医美机构以“美容贷”吞噬求美者的残酷真相……这些取材自真实事件的剧情,不仅让观众窥见行业乱象,更赋予剧集强烈的科普价值与社会警示意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胡克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