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慎,是清代著名画家与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那么,他因有什么异常之处,被人们列入“扬州八怪”,还是其中“第一怪”的呢?请听本文详细分解。

一.前半世经历与师父未知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出生在安徽一个有名的产茶之地-休宁县富溪乡。有关他早年在家乡的生活、求学等情况,至今仍是个谜,世人知之甚少。 汪士慎平时不仅寡言少语,而且在与人交往时,从来不提他过去的事,也从来不提他家乡的事。由此分析,汪士慎对在家乡时的际遇,一定有难以启齿之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人们无法断定。我们只能在他留下的作品中隐约可以找到他前半生的蛛丝马迹。 首先,因为汪士慎在画作中,常常写着“富溪汪氏”,有时写“溪东外史”。从此,人们可在休宁的富溪之东去寻找汪士慎的居住地了;其次是从汪士慎一生多次使用“汪六”或“汪六先生”的“别号”,让人猜测他在家可能排行老六。 再次就是汪士慎留下了一本诗集,名叫《巢林集》。在这部诗集中,比较明显透露出他身世的有两首,一为:“忆昔同少壮,怀抱多慷慨。接纳重义气,谈笑生悲凉。”自然让人想到这个当年胸怀壮志、慷慨大义、谈笑风生的少年,可能是在后来的人生变故中遭受挫折、坎坷,而渐渐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另一首诗为:“身依故土家何有,鬓欲成翁事已非。寄语故人应怜我,我怜无处对春晖。”此诗表明虽然已经离开了“故土”,但汪士慎还是希望“故人”能同情他,谅解他:他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却因身在异乡而无法报答!此诗,多少能让人读出汪士慎离开家乡的无奈,及一片无可奈何的惨境。 更加奇怪的是:在汪士慎留下的这些作品中,人们无法寻觅他写诗、作画、练字、刻印的师承关系,好像他是个无师自通的怪才。身世不明又不愿意说;学艺的师傅是谁也无从可知?这些都是汪士慎的怪异之处。 二.靠卖画为生,却不会卖画 因为37岁汪士慎才拖家带口来到扬州,扬州当时是江南著名的繁华之地。这里经济繁荣,而且文气畅达,字画都有很好的市场。没有经济来源的汪士慎到达扬州后,只得依靠卖画来维持一家生活。 然而,这个来自皖南深山的画家,显然不太适应这个环境。汪士慎所投奔的同乡马曰琯,曾写诗说他“嗜茶顶有茶经读,能画羞来画直酬”。这是说汪士慎在卖画时,不好意思和买画人讨价还价。

不仅如此,汪士慎的画还不太畅销。由于他所处的年代,社会上比较风行的师古之风,临摹的古画在市场上比走俏,而汪士慎的画则有浓厚的文人画气息,即不受拘束的发挥较多,有“师心”“师自然”的风格。所以这一矛盾的存在,让汪士慎的画作自然不会有很好的销路,就像他自己说的:“自笑成孤调。难堪入尘世。”清高自笑,但他绝不随波逐流。 既然不好意思卖画,且画作又不太好卖,汪士慎只得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一些书画贩子去卖了。为此,他曾吃过不少“暗苦”,如一个名叫边寿民的淮安人,一把从汪士慎这里带走了10册画。不久,捎信来说已经卖了4册,得了“三两八钱银子”,这在当时是很低的价格。其实这个贩子肯定从中牟利很多。 当然,汪士慎偶尔也会遇见一些他认为讲“良心”的贩子。如有一名既卖画又画画的人,叫方可村,来帮汪士慎卖画。由于他对书画市场的行情很清楚,所以,生活拮据的汪士慎很愿意听他的意见。有一次,方可村约着汪士慎,两人一道乘船去宁波卖画。这一趟,汪士慎兴奋不已,不仅卖画挣了钱,还因为走江过海而大开眼界。

就这样,自己卖画,加上叫朋友们代卖,及书画贩子贩卖,经过十多年的艰难经营,汪士慎终于有了点积蓄。48岁那年,他委托马氏兄弟为他在扬州城物色到一处老房子。汪士慎在这接近天命之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画室,他很想就此颐养天年了。 一辈子靠卖画为生,自己却不会卖画,艰苦经营十余年,才得以安家落户。这正是汪士慎的第二个奇特之处。 三.造诣高的盲人书画家 汪士慎与其他“扬州八怪”一样,以书画成就高而闻名,并且有共同的诗配画、诗画相兼特点。他擅长将诗、书画、金石篆刻融合成一体,他书法特长是隶书,其44岁时的隶书《七古一章》,清劲爽朗,生动有致,透出刚介自在之精神。

汪士慎画的梅花,清淡秀雅,与另一“扬州八怪”李方膺的“铁干铜皮”恰成鲜明对比。虽然他的梅枝与花并不是太繁,但是说其间有一股舒香冷气,倒是不夸张的。他还有《巢林诗集》等著作问世。汪士慎与其他“扬州八怪”相比,最奇特的是他晚年之艰难经历。 经过十年的艰苦卖画,挣了些钱的汪士慎买了房子,于是又成了“穷光蛋”。如果还象以前那么写字、作画,汪士慎的日子当然又会滋润起来,但命运之神似乎一直在耍弄着汪士慎。就在乔迁青杉书屋的那一年,汪士慎患了眼疾。在患了眼疾之后,他一反常态地经常出门旅游了。 54岁时,汪士慎在画完一幅《梅花图》后,左眼终于失明。可能是早有思想准备,所以他并不没有表现得如何消沉,而是乐观豁达,继续作画,并称自己的创作是“独目著寒花”。66岁时,不幸再次降临在汪士慎的头上,他的双目失明了。这个时候,他只有靠自己的“心”来观察世界和人生了,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心观道人。

两年之后的初春,突然降了一场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一个小童领着双目失明的汪士慎,走进了好友、“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家中,他全凭着自己的感觉,挥笔在纸上创作了一幅狂草书法!金农看着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下来。谁敢相信,眼前的这幅狂草作品出自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之手? 总之,清代书画家汪士慎,因为前半世身份之谜、靠卖画为生又不会卖画、特别是晚年双目失明后的突出表现,充分展现了一位穷苦出生的书画家,虽然生活清苦,但不甘心沉沦,刻苦钻研艺术,用心创作的纯洁品德,因此,被人们列为“扬州八怪”的第一怪。 汪士慎不畏生活艰苦、努力钻研艺术、用心灵提升作品意境的品德值得人们称赞与学习。我们应该认真学好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强大、人民之富裕,贡献应有的力量。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