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三国志·邓艾传》 邓艾传这段记载说了这样一件事,253年诸葛恪大兵伐魏结果无功而返。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去世,孙亮年幼,东吴的大臣都尚未真心归附,吴国的豪强大族都有各自部曲兵,他们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然后邓艾预言诸葛恪必将灭亡。

从邓艾对司马师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东吴的豪强大族都有自己的部曲私兵,凭借家族、部曲他们已经成为东吴朝廷的隐患。翻阅《三国志·吴书》各位宗亲、将领的传记,都有被“授兵”的记载,而且这些兵可以继承甚至世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东吴的世袭领兵制:

史书中的记载 《太史慈传》中记载,太史慈归附孙策后,孙策当即任命太史慈为门下都督,同时“还吴授兵”; 《周瑜传》中记载,198年周瑜自居巢返回吴郡,孙策亲自迎接周瑜,任命他为建武中郎将,同时给兵二千人,骑五十匹。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的职务,同时领了周瑜的兵马;

《徐盛传》中记载,孙权掌权后,任命他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黄武中去世,他的儿子徐楷袭爵领兵; 《孙奂传》记载,兄长孙皎去世后,孙奂代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领江夏太守; 《陆抗传》记载,陆逊死的时候,其子陆抗年仅20岁,孙权任命他为建武校尉,领陆逊的兵众五千人;陆抗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分领陆抗的兵众。

从史书记载来看,东吴有授兵或称给兵制度,在制度上世袭领兵和世袭爵位一样,一般由长子、长孙继承领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领兵制,是政治上、社会上都承认的固定制度。 世袭领兵制的产生 从时间上来看,早在孙策掌权初期,就开始实行世袭领兵制,孙权时代一直延续。相比于同时代的曹魏、蜀汉政权,世袭领兵制显得非常独特,其实这与孙氏在江东建立政权的过程有关。

孙策短短几年内横扫江东,依靠的是父亲孙坚的余部、宗族亲族、周瑜等江北士族的支持。最早孙策的兵力,就是从袁术那里逃回来的孙坚部曲,所以这或许是一种传承。同时这种领兵制度,可以充分发动将领的积极性,壮大他们自己的力量。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授兵的数字,并不代表足额的甲士,而是募兵的数量上限。换言之,所谓“兵二千,骑五十”,说的是自募部曲的上限额度,而不是实际赐予的人数。授予多少数量的兵,只是对将领募兵的一个限额。

所以虽然给你的兵力上限是两千,但需要你自己去招募,其实往往很多将领很难招满。因为既然把兵给你了,所以养兵自然也是靠将领自己养,一般的将领很难有足够的财力。授兵制既然是虚授(只授定额,不授兵甲),那将领便不得不自行招募兵勇。 募集兵员的资金,也顺理成章需要自行筹备。因此,与领兵制配套的,还有奉邑制,就是把几个县的赋税给某位将领。奉邑实际是提供给授兵将领的资金池,将领有多少钱,便招募多少兵——前提是不能超过授兵人数的上限,比如授兵五百,自募一千,那一定是不被允许的。

世袭领兵制的弊端 世袭领兵制,本是一种权宜之计,孙策用这套制度来笼络江北流亡士族来为自己打江山,孙权用这套制度来拉拢江东本地士族。虽然孙权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但豪强大族还是愈发壮大,而且他们所拥有的的兵也越来越多。 世袭领兵制最大的弊端,便是导致东吴政权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石亭之战,虽然东吴都取得了胜利,可是吴国都是防守一方。反观吴国主动进攻的战役,如合肥之战等许多战役,吴国都打得很难看,不惨败就算胜利了。

而我们还可以从史书中发现,几乎所有东吴的将领,都有征讨山越的记录,而且往往都是取得大胜。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既然兵是自己,谁愿意自己的兵白白损耗,守土保家毫不保留,至于对外扩张,没什么好处,自然出工不出力。打山越,可以扩充兵源,增加财富,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有人把东吴的灭亡,也归于世袭领兵制,这其实有些夸大其词了,作为东吴的豪强大族,在面对外来力量向来是坚决抵抗的,只不过由于孙皓暴虐,晋吴实力差距太大,吴国自然难逃灭亡。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何兹全《三国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