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蓝航迹,用防晒为肌肤领航。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大家都去哪里玩了呀?有多少姐妹忙着到海边度假美美出片,可转头却发现已经被晒到分层......

小红书@FEI5_S▐
立夏已至,防晒的课题该被重视起来了——五一只是个“热身”,真正的暴晒模式才刚刚开始。如果你在端午、暑假期间有出行计划,那要当心紫外线可不会手下留情。


为此,COSMO特别邀请旅行、生活方式博主Lulu和Sukie酥酥,分享她们记忆中独属于夏日的“蔚蓝航迹”。是时候跟她们抄抄作业,在纵身跃入炽热阳光、追逐浪花的同时,也能让肌肤保持好状态~

@Lulu的旅行日记
记得几年前在马尔代夫潜水时,有过一次严重的晒伤经历。当晚回到房间,皮肤就感受到灼热的疼痛感。旅行结束后,我的手背和腿部就开始蜕皮,手部还泛起了细小斑点。几个月后,才逐渐恢复。

这次晒伤经历,也让我真正了解到海岛阳光的“攻击性”。当温柔海风裹挟着70%紫外线反射率的海面光线,我们的皮肤其实正经历着比城市里强烈3-4倍的日光围剿。
但也因为此次教训,我建立起很严苛的“海岛护肤仪式”:出门前一定要涂抹SPF50+/PA+++的防水防晒霜,一些平日容易忽略的地方也尤其需要注意,如耳后、手部、脚背等;补涂防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基本每隔2—3小时就要补涂一次,如果潜水上岸,也需要用毛巾蘸淡水轻拭盐粒后重新补涂。


我在夏威夷的一位冲浪教练,也教给过我缓解晒伤的方法。用冷藏芦荟胶混着冻干VC粉厚敷,可以缓解一整天强紫外线的困扰。另外,去海岛前可以准备一些海葡萄面膜,据说它的镇定效果比单纯补水面膜要强三倍。
如今我的海岛旅行化妆包中,会备着三支不同的防晒霜:一支高倍防水型防晒霜,负责晨间出门前的基础防晒;一支喷雾款防晒霜:用来日常即时补涂;一支防水防晒棒:可以在湿润的皮肤上直接补涂,避免乳液被冲淡的情况。

@ Sukie酥酥
说到海洋度假,一定就是被阳光亲吻过的地中海夏天——我最难忘西班牙的夏日海滩。世界的尽头浪漫得不像话,每一帧都像是走进奶油色的梦幻画作里。但地中海的阳光也确实毒辣,一天暴晒下来,后颈隐隐刺痛,晒伤的皮肤渐渐泛红。此时,防晒霜不仅是一道必要的护肤程序,更像是在海边度假时给皮肤穿上的隐形盔甲,防止晒黑之余,更能预防严重的晒伤。
女生度假时可以用宽檐草帽给造型加分,同时实现物料防晒的效果。此外不仅要像给吐司抹黄油般把SPF50+的防晒霜仔细涂抹至每寸肌肤,更需要每隔两小时补涂以应对海边的烈日。这样方能在浪漫而又危险的地中海阳光中寻求最佳的享受方式。


在防晒霜的选择上,也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比如我对氧化锌过敏,而其是物理防晒霜的主要成分。一次误用之后,所涂部位很快变得红肿又奇痒无比,最后只能是戴着面罩出门,非常影响旅行体验。
之后再来海滩度假,感受柠檬香和椰香时,我学会了在浪花与骄阳间寻找平衡点。化学防晒霜带得足足的!毕竟,防晒不是对自然的抗拒,而是让那些被阳光吻过的记忆,不以灼痛的方式刻进皮肤,而是永远被珍藏在相框里!
故事听到这里,海浪声也在耳边响起。是不是又想去吹吹夏日海风了?每一次出发,都是一场关于阳光、海洋与肌肤防护的美学探索。



滑动查看更多 ▐
正如海洋渐变的蓝色——从浅滩的透亮到远洋的深邃,当下防晒产品与其中科技亦为肌肤带来的多维守护。



滑动查看更多 ▐
恰似现代防晒科技为肌肤构建的立体防护体系,每一层深度都对 应着肌肤与阳光博弈的新命题。











滑动查看更多好物推荐 ▐
阳光穿透海面的那一刻,世界被分割成无数个蓝色维度——浅滩处是跳跃的琉璃光斑,随着深度增加,光线逐渐沉淀为神秘的钴蓝,最终在不可触及的深海化作一片静谧的午夜。
下次小长假,你的心动目的地又是哪里呢?


原文刊载于《时尚COSMO》5月刊
编辑:Kay Feng
新媒体编辑:Yuri
摄影:冈罡
制片:Ray Z
执行美术&摄影助理:Ruby
后期:谢谢
设计:闫硕伟
美编:姜黑勒久、JiaNing
图源:时尚COSMO、Pinterest、Ins、小红书、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