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加入《纽约宣言》,哈马斯山穷水尽,彻底没了翻身的希望?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加入《纽约宣言》,标志着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外交立场更加贴合巴勒斯坦的实际。
因为《纽约宣言》明确要求“一国、一政府、一部法律、一杆枪”,要求哈马斯“结束在加沙的统治,把武器移交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并接受国际监督下的解除武装、复员与重返社会(DDR)进程。
【《纽约宣言》的本质:针对哈马斯非武装化的尝试】
7月29日,在沙特阿拉伯与法国共同主持下,各国在纽约召开了“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执行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会后通过《纽约宣言》。
《纽约宣言》表面呼吁停火与两国方案,实则是一份针对哈马斯的“政治死刑判决书”。核心条款直指哈马斯生存根基:
第11条明确要求,巴勒斯坦领土的治理与安全,必须由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完全掌控”,哈马斯必须交出武器、结束在加沙的统治;
第17、18条承诺资助并培训新的巴勒斯坦安全部队,同时打击“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为后续清洗哈马斯残余势力提供合法性依据;
第20条特别欢迎阿巴斯总统“反对暴力与恐怖主义”,意在切割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关联。
【哈马斯的绝境:从“抵抗象征”到“待清理的对象”】
哈马斯与法塔赫是巴勒斯坦两大主要政治派别,法塔赫主张通过谈判实现建国,长期主导巴解组织;哈马斯则坚持武装抵抗,拒绝承认以色列。
2005年以色列退出加沙,2006年,哈马斯在立法选举中意外获胜,引发权力危机。
双方冲突迅速升级,2007年爆发血腥内战: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哈马斯武力夺取加沙地带,形成“一国两府”分裂格局,至今未能和解。
曾几何时,哈马斯被视为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旗帜。但加沙战争的惨烈后果使其陷入道义与实力的双重危机。
一方面,其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造成1200名以色列平民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另一方面,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使其领导层几乎被“斩首殆尽”,组织能力严重削弱。
在此背景下,《纽约宣言》的出台,意味着连阿拉伯国家和传统调解方也已放弃哈马斯。
沙特、埃及等国更倾向于支持法塔赫主导的“温和路线”,以换取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红利。哈马斯如今仅剩48名人质作为谈判筹码,一旦释放,将彻底丧失战略杠杆。
【中国的抉择: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政治】
过去一年,哈马斯高层接连遭以色列“定点清除”——哈尼亚、辛瓦尔等核心领导人相继身亡,组织架构几近瘫痪。
与此同时,伊朗、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等“抵抗轴心”盟友也遭受重创,地区力量对比彻底失衡。
中国加入《纽约宣言》,表明中国主张当前中东秩序正由“抵抗与对抗”向“整合与管控”转型。
未来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将不再是“革命式建国”,而是在国际监管下的“托管式建国”。
【谁才是和平的真正障碍?】
当然,《纽约宣言》向现实前进了一大步。但也必须清醒指出:真正的和平障碍,始终是以色列政府自身,尤其是内塔尼亚胡领导下的极右翼政权。
以色列一面高喊“反恐”,一面持续推进西岸定居点扩张,2025年9月更正式签署E1项目计划,意图永久吞并约旦河西岸战略要地,彻底肢解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领土连贯性。
内塔尼亚胡公开宣称“永远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其联盟中的极端分子甚至主张驱逐阿拉伯人、废除民主制度。这种系统性扩张政策,才是两国方案走向死亡的根源。
加沙战争造成逾4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大量平民伤亡与基础设施毁灭,已构成国际社会广泛质疑的人道灾难。
而以色列拒绝配合联合国调查,阻挠援助进入,持续实施集体惩罚,进一步摧毁了和平的社会基础。
事实证明,不是哈马斯的抵抗催生暴力,而是以色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占领、封锁与定居点政策,不断制造仇恨与绝望。
当以色列一边以愿意接受《纽约宣言》作为外交掩护,一边在实地加速“种族隔离式治理”,所谓的“去极端化”便成了单向要求——只要求巴勒斯坦人放下武器,却不要求以色列结束占领。
真正的和平不可能建立在不公之上。真正的和平,不仅需要安全机制,更需解决土地、难民与耶路撒冷地位等根本问题。
若不正视以色列的结构性压迫,任何宣言都只是粉饰太平的空谈。中东和平的最大阻碍,从来不是某一个组织,而是那个拒绝和平的政权本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