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6月25日,在荷兰海牙,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约峰会期间出席新闻发布会后退场。图/新华社
特朗普又玩起了关税把戏。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月6日表示,将对所有进口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但如果在美国制造,将不收取任何费用。特朗普还称,如果有企业说要建厂却没有建,那么将会追溯计算关税,累计起来后进行征收。
芯片和半导体关税,是特朗普继所谓“对等关税”、汽车关税、钢铝关税和次级关税之外,又一个细节不清但可能搅乱全球供应链的关税税种,而且加征的税率最高。特朗普甩出这张牌针对谁?又将带来哪些风险?
警告企业对美投资“别画饼”
在特朗普政府加征的行业关税中,芯片和半导体算是美国最有话语权的关键行业。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总部设在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4%。
尽管拥有市场优势,但受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和肆意干预企业经营的影响,这些企业的日子大多并不安稳。看看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等人在不同国家辛苦公关的样子,就可知道这一点。而最新的例子是,特朗普要求出生于马来西亚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立即辞职”。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美国及美国以外的尖端芯片和半导体企业找到的应对办法是,以“投资承诺”对冲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苹果就曾承诺在美国本土投资3500亿美元,软银承诺投资500亿美元。但“投资承诺”不等于就会真的投下巨资。
例如,今年1月,OpenAI、软银和美国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Oracle承诺,4年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星际之门”。该项目被特朗普称作“史上最大的人工智能项目”,但迄今为止,第一期投资三方只出了100亿美元。特朗普声称台积电将在美投资3000亿美元,但台积电目前只认可投资了1650亿美元。
事实上,从企业角度讲,因为综合成本过高,在美投资并不划算。如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的新厂就连年亏损,与之对比,其南京厂则能盈利。但鉴于特朗普政府施加的压力,企业又不能不给面子。因此,一部分真实投资,一部分“画大饼”,就成了通常做法。
也因此,特朗普此次祭出芯片和半导体100%关税,不仅是为了巩固美国在关键行业的优势地位,也是在警告承诺投资的企业不要“画大饼”。
资料图: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图/新华社
魔鬼藏在执行细节中
就目前特朗普的表态看,那些已经承诺要在美国投资并在美国投下了一部分资金的企业大概率不会被征收100%关税。但是,仍有许多疑问。
比如,如果是总部设在美国的企业,其终端设备使用了非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和半导体,会不会被加征关税?
此外,还有重复征税的问题。芯片和半导体大多用在汽车、通讯设备等终端设备上,而芯片和半导体不在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里,特朗普政府还加征了汽车关税。
如果欧洲那些没有承诺在美投资的企业在终端设备里使用了自己生产的芯片和半导体,特朗普会否更改已经达成协议的“对等关税”,或者再一次上调汽车关税?
混乱,本就是特朗普关税的主要特征。而因对不在美国生产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关税,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混乱。欧盟等经济体日前表示,特朗普对欧盟加征的15%关税,就是适用于包括芯片在内的“所有产品”的上限,但谁知道特朗普会不会这么想。
就目前看,特朗普或许不会把芯片和半导体新征关税用于终端设备。因为这会给已承诺在美国本土投资的苹果、英伟达等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但也不能否认,芯片和半导体新关税是悬在其他经济体头顶上的一把新剑,特朗普随时可能修改相关定义,把芯片和半导体关税加到与美国汽车、通讯业有竞争关系的经济体头上。
可谓魔鬼藏在执行细节中。
美国不能独享“关税红利”
从所谓“对等关税”到芯片和半导体新关税,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自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全球供应链体系事实上已逐渐碎片化,全球贸易秩序已被打破重塑。这是全球经济体不得不适应的新格局。
在这个剧烈的变化过程中,美国目前似乎是赢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截至7月初,美国已获得了1000亿美元关税收入,约占美国联邦政府收入的5%,而过去几年关税收入仅占美国联邦政府收入的2%。贝森特预计,到年底美国能获得3000亿美元关税收入。此外,美国贸易逆差同比下降了16%。
但另一方面,摩根大通的分析显示,受特朗普关税影响,依赖进口贸易的美国企业至少已损失了800多亿美元。此外,如果因关税问题导致贸易环境恶化,美国未来还可能面临通胀风暴,导致美国家庭开支急剧增加。
还要看到,目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经济体,也不见得都会承认协议的有效性。8月8日,日本表示美方公布的公告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一致,要求美方修改。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已表示日美关税协议难以实施。越南等国则对美方公布的协议不置一词。这也就意味着,美方发动的关税谈判还有许多变数。
芯片和半导体产业也是如此。全球尖端企业均高度依赖非美市场和加工产业链。如果都被强制回到美国生产,为防止美国卡脖子,只会促使其他经济体打造非美产业链供应链,从而导致美国制造的市场份额下降。
可以说,美国现在获得的“关税红利”,本质上只是特朗普的“政治红利”。长远来看,对于美国来说,这份“红利”的滋味,恐怕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