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傅作义集团困守孤城北平,他本人还上了内战战犯名单。迫于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压力。傅作义发表起义通电,宣布北平25万国民党部队接受解放军改编。得知消息后的蒋某人非常失望,国民党在华北大势已去。尽管如此,傅作义先前与我方接触的蛛丝马迹,南京政府已有所察觉,加上傅作义部队并非嫡系,舍老蒋而去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蒋某人并未表现出特别的震怒。倒是另一位大佬阎锡山,在傅作义起义后十分激动,大骂对方“背叛党国、没有人格”。

得知傅作义弃暗投明,阎锡山说:早就看他像个八路,当年不该放他离开山西!傅作义原属阎锡山部将,1930年中原大战后,老蒋设计分化北方军阀,首当其冲的就是阎锡山的晋军。第二年蒋某人就以南京政府的名义,正式任命傅作义当绥远省主席。绥远地理位置偏远,南京方面无法有效管控,既然如此就安排阎锡山的手下猛将去经营,让其自立门户,从整体上削弱晋军的实力。老蒋的如意算盘,打得倒是很响。

此举客观上让傅作义有了用武之地,他到绥远之后大修水利、发展农业,一系列举措很得人心。这些做法也刺激到了阎锡山:傅作义35军有3个师,阎锡山十分不放心,留下72师在山西,并更换了73师的师长,就连仅存的一个师都被抽走两个团,傅作义兵力捉襟见肘。阎锡山怕他崛起后威胁到山西,但傅作义出于对方早年的知遇之恩,还是非常敬重阎锡山。

为了防止傅作义做大,1937年太原会战时,阎锡山甚至命令傅作义死守孤城:面对火力强劲的日军,国民党中央军往往十几万人都守不住一座城,让傅作义带着1万余人守太原,岂不是痴人说梦?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阎锡山打算借机铲除异己。这样的做法令傅作义心寒,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是中央军将领,都看不下去了,密令傅作义相机撤退,最后保住1千余人。

时也运也。此战过后阎锡山以为找到了借口,让老蒋罢免傅作义的职务,但老蒋却对两人的嫌隙感到得意,不光不处罚,还令傅作义重回根据地绥远。后来傅作义打出五原大捷,歼灭日伪军五千余人,振奋了军心民心;他个人的军事实力也逐步壮大,在国军阵营内有了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到解放战争时已经升任华北“剿总”司令官。他跟阎锡山的实力地位颠倒了过来,傅作义一度拥兵60万人,数倍于曾经的老上司。

不过1948-1949年间,在东北野战军和华北我军百万重兵的联合打击下,无论傅作义还是阎锡山,都难以再支撑战局了。傅作义发动北平起义时,山西已经大部解放,阎锡山还守着一座太原城,面对徐向前的大军苦苦支撑,处境危急。此时傅作义弃暗投明,无疑令阎锡山失去了救命稻草,崩溃只在旦夕。难怪阎锡山会大骂对方“没有人格”,其实并非出于所谓的“忠诚”,只是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绝望而已。

话说回来,傅作义对阎锡山已经是仁至义尽。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阎锡山见有利可图,命部将史泽波率19军攻占上党地区,结果遭到我军“刘邓”部队痛击,从此元气大伤;1946年大同告急,若不是傅作义及时出兵增援,阎锡山集团可能会更早地土崩瓦解。相比于唯利是图的阎锡山,反而是傅作义将军深明大义,客观上保护了古都北平和无数生灵。解放后傅作义在新中国水利部门兢兢业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为一代抗日名将;阎锡山逃往台湾后彻底失势,最终落得客死异乡的结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