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顺义这处湿地,发现一只少见的鸭子!曾比野生大熊猫还稀有
954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碧波荡漾,鸟鸣啾啾。近日,北京市汉石桥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这只小家伙时而漂浮水面,享受春日暖阳。时而钻入水中,觅食嬉戏。灵动的身影,为刚刚苏醒的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我和同事上周在湿地拍摄时,偶然发现了一群戏水的候鸟。当时有一只奇怪的鸭子正在和白眼潜鸭一起觅食。”汉石桥湿地正高级工程师张勇兴奋地说,这只鸟上体为黑褐色,腹部为白色,头部和颈部为黑褐色且有绿色光泽,初步鉴定为青头潜鸭。把视频发到鸟友群后,也得到了几名专业人士的认可。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环境很挑剔,一度数量比野生大熊猫还少,不足2000只。这也是汉石桥湿地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发现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之所以到访,证明湿地生态良好、食物充足并不受惊扰。”张勇说,“最近还有大天鹅、针尾鸭、凤头麦鸡等。鸟儿齐齐‘返京’,春天真的来了!”
今年已经是张勇守护“湿地精灵”的第18个年头。“每年春季,会有大量候鸟来到湿地停留、繁殖。”他介绍称,雁鸭类、麦鸡类、鹭类,大部分从南方越冬地迁徙回来;大天鹅、针尾鸭、凤头麦鸡等,主要是过境鸟,在这里停歇补充能量,继续向北;斑嘴鸭、绿头鸭、白骨顶等就在汉石桥湿地繁殖。到5月底迁徙期结束,预计过境鸟类将达到100种左右。
“候鸟的归来是春天到来的信号之一。”张勇介绍,以很多人喜爱的大天鹅为例,这种鸟类喜欢吃水草、植物根茎,只有冰雪融化,能找到食物,它们才能迁徙过境。
随着候鸟迁徙高峰期的到来,张勇和同事们也愈发忙碌。“现在我们每天都要记录水位,观测鸟类数据,加强巡护等。”截至目前,鸟类一共是246种,比2021年增加了20种。“这些年生态补水、低矮灌木种植,生境更丰富,水质更好,鸟儿也更喜欢来我们这了。”
“18年前我刚到湿地那会儿,遇见天鹅是件稀罕事儿。”张勇说,过去保护区面积小、水面也小,鸟儿活动空间有限。为了让鸟类有更多栖息地,有更多的食物。保护区积极扩大湿地面积,由2005年的980亩增加到现在的8600亩;保护区造林4000多亩,种植树木50余种;2021年起,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进行生态补水,保证蓄水量,并提高了水质。
慢慢地,大家惊喜地发现,约有20余只黑翅长脚鹬开始在芦苇荡里筑巢。200余对池鹭喜欢上了湿地小岛上刺槐搭起的浓荫。白骨顶鸡从无到有,如今数量已经达到200余只。
湿地恢复生机,鸟儿回归,保护也在持续。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周宝芬介绍,2017年,保护区成立了鸟类环志志愿者团队,成员下至16岁的少年上至70岁的老人。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环志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共环志鸟类105种14100只次。去年还建设了鸟类智慧监测系统,安装摄像头9个,实时监测鸟类种类和数量变化,实现了智慧化监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孟紫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