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个国家民间一直有股反华的“乌烟瘴气”。

尹锡悦虽然目前已经二进宫了,但是他的支持者们似乎仍不消停。

韩国的这些亲美派或其他不怀好意者不愿承认失败,继续疯狂搞事。最近把注意力从政治选举转移到了煽动民族主义上面,搞起了反华集会作为情绪宣泄的出口。

但是号称要对华改善关系的李在明,却对民众搞出的大动静一言不发,这背后有哪些政治考量?

韩爆发反华集会,李在明一声不吭

本月5日起,韩国"爱国国民运动联合"等保守团体在首尔发起多场反华游行,参与者达上千人。

集会主要发生在首尔明洞等中国游客聚集的商圈,以及大林洞等中国侨民聚集区。

有抗议者高举 “中国干预大选” 的标语,喊出 “滚回中国”“抵制中国人” 等歧视性口号,甚至向途经的华人投掷杂物,据中国驻韩大使馆统计,仅 7 月第一周就发生了至少 5 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暴力事件。

现场出现"中国人滚出去"标语,并有示威者向中国游客投掷鸡蛋、中餐馆招牌等行为。有消息称,组织者通过社交媒体招募参与者时,明确要求"携带美国国旗"。

李在明的“失声”其实也是政治算计。

李在明为什么害怕美国误会自己

或许是因为投鼠忌器,如果强硬镇压,可能会让亲美派觉得李在明“心虚”,所以闹了这么多天,李在明本人却一直没有直接发声。

另外,美国对于李在明务实外交的态度已表露出不满,如果李在明再发声,可能会招致美国的经贸手段报复。

不过在极右翼反华集会出现的同时,7 月 13 日,也有韩国 70 余个人权团体与中国移民群体在首尔联合发起 “反对反华情绪” 集会。

他们高举 “拒绝极右翼”“支持中韩友好” 的标语,呼吁理性看待中韩关系,显示出韩国社会因对华问题出现明显分撕裂。

中方强硬交涉,幕后黑手几何?

面对可能出现的对中国在韩留学生或游客可能出现的危险伤害的局面。

中国驻韩大使馆迅速发布安全提醒,告诫在韩中国公民冷静应对、保留证据,并向李在明政府提出 “严正交涉”,要求其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这等于在国际上公开了韩国目前治安与社会管理的问题,也让外界看到韩国政府在面对极端民族主义浪潮时的无力。

韩国外交部目前已将中方要求转交警方,韩国司法部门已经注意到了相关谣言。

尹锡悦执政期间曾多次公开暗示“中国影响韩国选举”,极右翼媒体更是散布“99名中国间谍被美韩军方俘获、声称操纵选举”等失实谣言。

韩国调查机构与法院已多次澄清并展开刑事调查,认定相关说法为谣言,强调未发现任何中国干涉韩国选举的证据。

尽管如此,反华游行者依然坚信不疑。

中韩官方屡次否认,但激发部分极端民族主义群体的逆反心理。这些韩国人究竟怎么想的呢?背后是否有其他势力作祟。

冲昏韩国民众头脑的恐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新总统李在明上任后,对前任尹锡悦的保守派势力展开 “政治清算”。

尹锡悦所属的 “国民力量党” 及其背后的右翼阵营为转移政治清算压力,煽动民族主义,制造 “外部敌人”,将中国作为目标,把国内的政治失意转化为街头排外的民族主义怒火。

尹锡悦执政期间,韩国右翼保守派也建立了强大的舆论网络,擅长将中国描绘成 “外部威胁”。

此次他们抛出 “中国干涉韩国大选” 的谣言,成功将内部政治丑闻包装成 “国家保卫战”,在舆论上误导民众,推动了反华集会的发展。

这种事很难说没有美国的参与,相较中国,美国才是一直深度干预韩国政治的一方,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

尹锡悦执政时,美国大力支持其 “印太战略”,推动韩国与中国 “脱钩”。李在明上台后主张 “实用外交” 与 “平衡外交”,引发美国不满。

7 月初,特朗普以 “韩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够坚定” 为由,宣布从 8 月 1 日起对韩国出口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同时通过媒体暗示 “中方对韩国大选存在间接影响力”。

这些言论被韩国保守派媒体大量转载,加剧了韩国社会对中国的不信任感。

白菜调侃,暴露出一个矛盾的韩国

对于韩国民众的不理性行为,中国网友吐槽到,是不是想要白菜断供了。

当前即便有大量的中国进口白菜可以吃,韩国的白菜仍然涨价到1.5万韩元/棵(约合80元人民币),真要是给涨涨价,泡菜国的日子恐怕就更不会好过了。

当然,市场有市场的规律,大格局的中国政府并不会使用这些不入流的手段。

但网友的这种调侃,实际反映出韩国"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二元困境。

要知道,韩国泡菜原料30%依赖中国进口只是双方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韩国的对华贸易逆差达556亿美元。

只有超越民粹操弄、重构互利框架,通过不断地辟谣和正向引导,中韩民众之间的误解才能彻底消除,避免中韩关系滑向"新冷战"边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