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中航工业集团公布了一则消息,表明该集团研发的16吨级重型无人机“九天”将于今年6月底完成首飞。该型无人机翼展25米,最大航程约7000公里,尺寸与美国MQ-9“死神”无人机相当,体量则接近“全球鹰”侦察无人机。

但该机真正的特点并非巨大的尺寸,而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依据需求搭载不同的任务舱段,还可在翼下挂点挂载各类弹药,有效载荷高达6吨,远远高于美国同类产品。

美专家夸中国无人机母舰说明了什么

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任务载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蜂巢任务舱,该舱室中可以携带多达100架蜂群无人机,用于侦察电子战或自杀式攻击,这使该机成为了全球第一架实用化的“无人机母舰”。

在实战中,该机可以凭借高达15000千米的升限,及700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躲避单兵防空、反无人机武器以及近程野战防空武器,向战场释放无人机与巡飞弹,构成密集的精准火力网,以超饱和的形式突破防空以及反无人机系统。

如此震撼人心的装备,甚至让一些美国专家都破了防,大呼中国的无人机母舰比任何美国产品都好。

01.美国已经落后于中国

在美国权威期刊《国家利益》杂志5月20日的一篇文章中,该杂志的高级国家安全编辑布兰登·J·韦切特就直接指出,“九天”无人机的成功,向全世界证明整个西方国防产业在飞机建造方面压错了赌注。

他认为,当前美国仍旧痴迷于“驾驶舱崇拜”,将大量精力花费在了传统战机上。美国政府就像二战前的法国一样沉迷于旧技术,为昂贵的F-47第六代战斗机投入大量资金,还计划将现有的F-35升级成所谓的双引擎版F-55,而中国早就跳出了传统思维,全面拥抱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统治地位。

美专家夸中国无人机母舰说明了什么

“九天”释放小型无人机的构想图

美国的这种迟钝令作者感到不解,因为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强的无人机大国,美国国防部每年还享受着巨额预算,但却不愿意把钱花在低投入、高回报的无人机行业,利用自己的强大基础发展无人机这一未来主力装备。

如今,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已经拿出了比美国任何产品都好的无人机,远远将美国甩在了身后。

作者甚至认为,一支“九天”无人机组成的机队,加上中国庞大的导弹库,就足以击溃西方支持的任何军事力量。

不过对于未来,作者也没有太过悲观,他认为美国仍有补救的机会,但必须向中国学习,改变自身的战略计划,减少在欧洲的介入,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无人机行业,专注于制造价格合理、真正适用于当今战场的武器。

美专家夸中国无人机母舰说明了什么

美国F-47战机CG图

在如今美国充满“特朗普赢学”的社会氛围之下,这是一篇难得清醒的文章,其中指出了美国未能保住先发优势的事实,并将原因归结为美国政府的思想成就方向不明以及经费滥用,同时还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可以让美国在短时间内重新追赶中国。

但可惜的是,如今的美国不论是政治环境还是制造业水平,都很难支持其追赶中国,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无人机产业的革新,对美国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

02.美国为何难以追赶中国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无人机蜂群作战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概念,美国是全球最早提出并验证这一概念的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军就展开了一系列概念完善与技术积累工作;2010年代,更是完成了运输机空投无人机蜂群的战术测试。但最终,美国还是卡在了实用化的最后一步,始终停留在验证阶段。

美专家夸中国无人机母舰说明了什么

美军无人机蜂群构想图

这其中固然有美国军费分配问题,但更多还是美国的产业问题,美国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始终无法生产出满足需求的小型无人机。

无人机蜂群作战的首要要求就是低成本,因为在在现实的高烈作战中,一次无人机蜂群投放少则消耗数百架,多则消耗数千甚至上万架无人机,如果单架无人机的成本过高,则蜂群战术的效费比会低于传统导弹。

但想要压缩这些作战无人机的成本其实并不简单,因为无人机蜂群对技术的要求并不低。被投放的无人机,除了自身需要具备查打一体能力之外,还要形成彼此互联,具备组网能力,在进行投放之后自主侦察确定目标,对抗敌军的干扰措施以及拦截措施,并最终摧毁目标,这其中所涉及的电子元件与算法,需要投入巨量的前期成本。

中国得益于国内的全产业链与全球最强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将无人机的生产成本压缩到最低。同时,中国近几年来飞速进步的AI技术与半导体技术,也能帮助无人机在数千乃至上万架规模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组网,自主判断并攻击目标。

美专家夸中国无人机母舰说明了什么

美国海军陆战队Rogue-1巡飞弹系统,单价9.4万美元

然而,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已经持续多年,国内的产业链并不足以支持无人机蜂群的构想,其无人机制造成本简直高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在2024年时,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41架战术补给无人机,就花费了超过1300万美元,平均每架达到31万美元;而同类型的中国无人机,包含空中吊装套件的整体售价,普遍在1万美元上下,价格差距达到了30倍。

在更小型的无人机层面,中美两国的成本差距同样巨大。美军现役“弹簧刀300”巡飞弹采购单价达到了5.3万美元;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的“Rogue-1”巡飞弹系统单价,更是达到9.4万美元,而中国的同类产品制造成本,已经可以压到千元人民币级别。

在如此差距之下,美军即便想要发展无人机,也必须考虑效费比问题。与其说如今的美军是因为思想陈旧而沉迷于传统战术,不如说是迫于无奈,只能把钱花在传统武器上。

03.特朗普改革并不能挽救美国

在如此窘境之下,美国也并非没有考虑改革。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就大刀阔斧地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快速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让美国有能力大量生产廉价工业品。

如果特朗普的改革措施成功,且美国愿意学习中国,则美国的无人机产业有可能迎来一轮爆发。美军也可以在以往技术验证的基础之上,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无人机母舰,打造全无人化作战平台,在装备层面上追赶上中国。

美专家夸中国无人机母舰说明了什么

一名乌军正在装载无人机弹药,手中的无人机售价约合3000美元

但问题在于,特朗普的改革措施目前看来并不成功。特朗普政府中致力于削减预算的“效率部”已经宣告失败,部长马斯克即将离任;其保护主义关税措施也受到了全球的抵制。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联合声明的公布,美国利用关税来保护国内制造业发展的构想,同样宣告失败。

可以说,在当下我们看不到任何美国可以在短时间内,摆脱产业落后、追赶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可能性。

而在美国原地踏步的同时,中国仍旧在高速发展,无人机产业不断推陈出新,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即便美国想要效仿中国也无门可走。

归根结底,美国的失败是过去数十年来,多届美国政府过度金融化所导致的结果,想要解决绝非易事,只有多任政府保持政策连续性,在数十年尺度下,逐渐改变美国的经济与产业结构,才有可能重振美国制造业,帮助美军实现先进作战力量的升级。以目前美国国内党争不断、政策朝令夕改的环境,美国恐怕只能在无人机领域一路落后下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