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年的刘伯承因病住院。 即便如此,他依然心系祖国的建设事业。在1986年病情严重住院期间,刘伯承惦记起了退伍后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工作的老战友——赵开义。 于是,刘伯承的妻子汪荣华便急电赵开义迅速来京,希望能与对方见上一面。 那么,赵开义究竟是谁?刘伯承为何急切地想要见到他呢?

01最后一次见面 1986年,时任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副经理的赵开义,收到了一封从北京发来的加急电报,上面写着: “请赵开义同志速来北京,汪荣华。” 一见到汪荣华的署名,赵开义便立刻动身前往北京,虽然他早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但他依旧会关注刘伯承的情况。 不只是赵开义,只要是刘伯承的战友和部下,没有一个人是不牵挂着他的。 1965年春节,原八路军的几位参谋在共同商议后,便一同来到了刘伯承家拜年。

几位参谋在见到刘伯承后,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元帅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只有一位戴着旧毛线帽,穿着一身旧棉军衣的老人站在身前。 刘伯承察觉到了客厅沉默的气氛,便打笑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叫他们放宽心。 1986年的一天,刘伯承将妻子汪荣华叫到身边表示,他希望能再见一见赵开义。 抗战时期,如果没有赵开义的帮助,可能他们的长子刘太行能否安全转移到延安的中央托儿所还是未知数。 收到汪荣华发来的电报后,赵开义立即赶回了家,还不等夫人张福果弄清楚状况,他便带着全家人坐上了赶往北京的列车。

等赵开义一家人到达北京时已是凌晨,刘伯承的部下程启光正在车站外等候,并将他们送到了专门安排的招待所安顿下来。 明明睡意来袭,可赵开义就是辗转反侧睡不着,直到天将亮时才入睡了一会儿。醒来后,赵开义便带着一家人直奔中国人民解放军301总医院。 一进医院,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便窜进了赵开义的鼻中。一想到刘伯承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好几个月时,赵开义便鼻头一酸。 程启光将赵开义一家人带到了刘伯承病房外的会客厅内,正在病房内照顾丈夫的汪荣华,得知赵开义一家已经在外等待后,便立即上前接待。

虽然他们都老了,已经变得和昔日不同了,可汪荣华还是一眼认出了坐在会客厅里的赵开义。 汪荣华亲切地握住了赵开义的手,感叹道:“我们已经有40多年没见面了吧!” 岁月在他们脸上无情地刻下了纹路,两人都没有想到,能够再次见面已经是40年以后。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整片大地,社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而在地方工作,又亲历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又是刘伯承老部下的赵开义,则正能为他讲述这一切,所以刘伯承才想叫来赵开义。

看见汪荣华亲自接待自己,赵开义十分激动,他强忍着泪水向汪荣华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家人。 汪荣华便也赶忙叫来了儿子刘太行,向他介绍了恩人赵开义。 赵开义一眼就认出了刘太行,当初只有5岁的小娃娃,已经长成了大人还有了自己的家庭。 几人寒暄一番后,汪荣华便带着赵开义一家进入了病房。 因为疾病,刘伯承一天几乎都没有进食过,面容清瘦十分虚弱。又因为眼睛也逐渐失明了,所以他只能通过“听”来辨析,来探望自己的人是谁。

但还不等赵开义走近,刘伯承就已经“听声识人”认出了他。 赵开义带着哭腔,站在床边弯下腰轻声喊道:“师长,赵开义来看你了……” 刘伯承的嘴角出现了微微颤动,像是要说话的样子,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站在一旁的程启光拍了拍赵开义的肩,脸上的神情显得十分悲伤,但他还是笑着与刘伯承打趣道: “想当初,师长你说我打不赢仗,就要提着脑袋来见你,可是我这脑袋你终究是没有要到呀。”

医护人员见刘伯承强撑着身体,想要说话,便低声向赵开义表示,刘帅的身体情况需要静养,不能会见太长时间。 赵开义原本打算向刘伯承汇报自己近几年的工作,向他讲述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 无奈之下,赵开义只好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退出了病房,走出病房后他便在会客厅内嚎啕大哭起来。 在场的人几乎都被赵开义打动了,汪荣华亲自安抚了这位老战友,还邀请他们一家在家吃了午饭。 02临危受命护送刘子 在饭桌上,汪荣华直接说道: “老赵啊,我到现在还记着你的恩情呢!感谢你当年帮助我们把太行送到延安的托儿所去!”

1939年3月,汪荣华在山西产下一子。而那时,她的丈夫还在前线抵抗日寇的进攻,无暇顾及母子二人。 在得知夫人产下一子后,刘伯承便立即寄去了一封慰问夫人的信件,并在信中表示这个孩子就叫:刘太行。 作为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孩子,刘太行深受众人的宠爱。 可那时候,日军正在对抗日革命根据地进行轮番地轰炸扫荡。 为了保护这些“革命的果实”,中央便下发指令,要求将分散在各战区的革命后代集中转移到延安中央托儿所,进行集中照顾。

刘伯承和汪荣华自然十分不舍这个才5岁大的孩子,可严峻的形势使二人不得不妥协,只有将孩子交给中央照顾他们才放心得下。 那么,谁来充当护送刘太行转移至延安的人呢? 就这个问题刘伯承和汪荣华商讨了许久,司令部也曾来询问过刘伯承的意见,最后便敲定了在刘伯承身边当警卫员的赵开义。 刘伯承的老家在四川开县(今重庆开州),所以他要找一个信得过的四川老乡。 而赵开义的老家在四川广元,广元正好处在川陕交界的地带,“蜀道难”中的第一关剑门关就在广元。

赵开义熟悉川陕一带的地形,更能保证孩子在转移时的安全,同时赵开义常在刘伯承身边工作,夫妻二人也信得过他。 刘伯承叫来了赵开义,他一改往日严肃的模样,十分诚恳地拜托赵开义道: “请您务必将太行送去延安!这份恩情我们夫妻二人会一直记在心里的。” 赵开义从未见过师长露出这样的神情,他起身向刘伯承敬礼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把刘太行安全地送往延安。 可战区四周危机重重,稍不注意就会暴露自己的行踪被敌人围追,所以想成功完成这项工作,并没有那么轻松。

一方面,赵开义要寻找一条好走的山路翻过群山进入陕地,同时还要提防着潜伏在各处的日寇; 另一方面,他还要照顾当时只有5岁的刘太行。 要从战区走到延安,这对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更不要说一个5岁的孩子了。 5岁又正是孩子最调皮的年纪,为了避免刘太行做出显眼的举动,赵开义不得不一直牵着他的手。 这一路上,赵开义吃了不少苦头才将刘太行送到延安。

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赵开义又被组织安排到了杨家岭,专门负责照看刘太行。 在杨家岭的一个月时间里,赵开义和刘太行变得更加亲近,刘太行还曾一度将赵开义视作父亲,叫他“赵爸爸”。 毛主席和朱德也常在空闲的时候,带着刘太行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只要没有人陪着刘太行玩,他就会自己跑去找毛主席玩。

毛主席亲自来看他时,见刘太行讲规矩、有礼貌,毛主席还多次表扬了赵开义,说他孩子照护的好,是有功劳在身上的。 但那时赵开义并不知道,这位叫做“李得胜”的领导竟然就是毛主席,他有些拘谨地表示,照顾孩子是组织安排下来的任务,这些都是他该做的事。 一个月之后,赵开义便将孩子交给了康克清同志,没过多久刘太行便被送进了杨家岭幼儿园读书。 正当赵开义准备重新回到战区时,刘伯承有意培养他,要求他继续回到延安学习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理论。

但在抗大学习不到一个星期,赵开义就主动向刘伯承提出申请,想要回到战区继续打仗。 1944年,身在驻地的赵开义便结识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张福果,第二年他们的儿子便降生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新中国成立之后,赵开义便转出了部队,来到了地方工作。 03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赵开义在中南建筑局华中区担任总科务长,之后到武钢大冶铁矿担任行政科长。 由于长期处于工业建设的第一线,他深知重工业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兢兢业业地工作,一刻都不敢松懈。 在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十多年里,赵开义还曾受到陈毅的接见。 1961年,陈毅来到大冶冶炼厂视察工作,他主动向冶炼厂的党委书记询问赵开义的情况,还在厂里的招待所里与他见上了一面。

虽然有许多红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离开了部队,但是他们都散落在各地,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所以刘伯承元帅才会如此重视赵开义等一批老红军,急切地呼唤他入京。 1990年,赵开义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7岁。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兵离世,那段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是我们不能忘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砥砺前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有色金属《赵开义,一位老红军的传奇人生》 2. 湖北文史《老红军赵开义的传奇人生》 3. 党史博览《刘伯承的晚年岁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