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年8月12日,朱棣皇帝突然在榆木川离世,享年64岁。消息传出后,随从宦官马云紧急召来杨荣、金幼孜,商议皇帝的后事。 在讨论如何处理朱棣的遗体时,杨荣这位平时谨言慎行的人却坚定地表示:“将皇帝的遗体放入锡制圆桶内,暂时保密,我与海寿前往京师,向皇上报告此事。” 几天后,杨荣下令处死制作圆桶的工匠,彻底封锁了朱棣已死的消息。在返回京师的途中,杨荣故意制造朱棣仍在世的假象,代替他发布命令和批示,威望达到了顶峰。 朱高炽继位后,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惩罚杨荣,反而将他晋升为谨身殿大学士,同时担任工部尚书的职务,地位尊崇。 那么,朱棣为何会在榆木川突然离世?杨荣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将他的遗体放入锡制圆桶内?继位后的朱高炽为何要晋升这个“越俎代庖”的杨荣为大学士呢?
朱棣一生勇武,却因多疑成性好大喜功,远征蒙古,最终倒在了途中。 1424年,阿鲁台部南下劫掠,朱棣不顾反对,发动最后一次远征。 但年老体弱的他,面对财政紧张、民苦不堪的困境,远征前景蒙上阴影。 朱棣不顾一切地踏入草原,但三个月内没有遇到蒙古主力,也没有补充任何物资。更令他失望的是,生活在达兰纳木尔河流域的阿鲁台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场实力极其不对等的作战,蒙古人深知“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道理。朱棣的这场远征作战自一开始就失去了先机。 想要在草原彻底击败蒙古人,除非他们有过度的自信,敢于硬碰硬。然而,五个月过去了,朱棣仍未找到阿鲁台部的踪迹。 尽管他坚持下去,但问题接踵而至。明军长途跋涉,补给线被拉长,用于守卫后方的士兵抽不出多余的人手。 粮草供应不足,浇灭了明军的征战热情。更重要的是,朱棣倒下了。 连续奔波150天彻底击垮了他的身体,年迈多病的他也已奄奄一息,勉强支撑着下达撤退的命令。 明军抵达榆木川不久,朱棣突然旧病复发,在军营中暴病而亡。
朱棣离世的消息令照顾他起居的随从宦官惊慌失措,他们不知所措,只有马云赶紧找来了朱棣信赖的大臣杨荣和金幼孜。 三人在短暂的讨论后,决定保密朱棣的死讯,严禁外界得知这一消息。杨荣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时,明朝的精锐军队都出征在外,京师的守卫力量十分薄弱。 而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宗室被分封到各地,每个诸侯王都有自己的护卫军队,人数少则几万,多则近十万,这对皇权的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尤其是朱棣的儿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皇位觊觎已久,数十年来一直在虎视眈眈。即使在朱棣在世的时候,他们也策划过刺杀朱棣,夺取皇位的事情。 因此,杨荣的举动主要是为了防止朱高煦和朱高燧的阴谋。
驻扎在榆木川的不仅有明军,还有许多受过大明恩惠的蒙古精锐。他们曾经畏惧朱棣的威严,勉强服从。 一旦朱棣去世的消息传开,必定会给明军带来重大打击,影响大明的国运。 朱棣病逝于当年8月,天气炎热,要保持他的尸身完整且不被泄露,是非常困难的。 值得一提的是,出身于福建的杨荣曾在南京当差多年,善于观察的他发现大明朝的茶叶大多放在密不通风的圆桶内,而制作圆桶的材料就是明朝境内常见的金属锡。 在征得马云、金幼孜的同意后,杨荣立即下令强制征收士兵的锡制品。不久后,他又找来几位能工巧匠,命令他们打造巨大的锡制器皿。 虽然杨荣以和善和关爱百姓而闻名,但在巨大的危机面前,他仍然展现了他冷酷的一面,秘密处死了完成器皿的工匠。
数日之间,杨荣已将朱棣的遗体秘密安置在一个坚固的圆桶之中。为了防范万一,他还把军中的咸鱼分散在各个营帐,混淆其气味,使他人难以察觉。 在朱棣的帐中,依然如常供应三餐,继续发布每日的诏令,一切如故,无人知晓其中的秘密。 当时,朱高煦在朱棣身边安插了大量眼线,日夜期待着朱棣驾崩的消息。他左等右等,都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 因此,朱高煦不敢私下联络反叛者,更将招兵买马的想法暂时放在一边,继续等待朱棣的死讯。 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杨荣的胆量竟然如此之大,他甘愿冒家族被灭的风险,隐瞒皇帝去世的消息,甚至还将朱棣的遗体光明正大地装进圆桶,公开将其运送回京城。
朱棣的能臣回到大明后,将军队事务交给了金幼孜和张辅,而杨荣则与海寿秘密返回京城,向朱高炽报告详情。 当朱高炽得知这个噩耗时,他非常震惊,感到不知所措。杨荣立即劝他调动陈懋和薛禄的军队入京,以保护京城的安全。 随后,朱高炽采纳了杨荣和杨士奇等人的建议,秘密命令太孙朱瞻基北上迎接朱棣的灵柩。 对于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势力范围,朱高炽和杨荣则采取了出乎他们意料的行动,派遣驸马都尉沐昕前往南京,接管后军都督府,从而全面掌控南北京师的军力。
有趣的是,榆木川事变使杨荣在朱高炽心中的地位大增。
他被多次委以重任,不仅被加封为谨身殿大学士,还赐予了工部尚书的职位,以表达朱高炽深深的关心。
杨荣也以自己的忠诚和才能回报了朱棣和朱高炽父子的信任,守护大明朝数十年,再造了仁宣盛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