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2023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8.6%。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2023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 59.9%。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为85.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2016年至202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83.1%升至85.5%,上升2.4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环境空气PM2.5平均浓度从42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下降28.6%。

在重点区域中,2023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54.5%~76.7%,平均为63.1%,比2022年下降3.6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力36.9%(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5.3%),其中轻度污染为 26.9%、中度污染为6.4%、重度污染为2.4%、严重污染为1.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比 2022年上升1.4个百分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比2022年下降2.3%;PM10平均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比2022年下降1.3%。

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实现“八连升”,累计上升21.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7.9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质改善明显,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海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重点湖库和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改善态势,全国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全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中趋好。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9%,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5.0%,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累计上升12.1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为7.9%,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3.4个百分点。

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全国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为“二类”,与2022年相比无明显变化。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全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30%以上。

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6.1%、87.0%,同比分别上升0.1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分别上升3.9个百分点、13.0个百分点。

全国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辐射环境质量和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熊颖琪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