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的多个社区被一种小动物的意外出现所惊扰,它就是貉。这种动物通常在人迹罕至的夜晚活动,性格较为谨慎,通常见到人类就会迅速逃离。然而,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却颠覆了居民对貉的这一传统印象。在遛狗时,居民们多次遭遇貉的突然袭击,这些貉不仅毫无畏惧,甚至还对宠物犬发起了攻击,引起了居民们的极大担忧。

事情始于嘉定区的新城·尚上城二期小区,居民们在遛狗时意外遭遇了貉的追逐。这些貉似乎对人类的存在毫不在意,即使面对人类的驱赶也毫不退缩。一位居民在遛两只狗时,目睹了一只貉突然从路边窜出,似乎要对狗发起攻击。居民急忙拉着狗逃离,但紧接着又有另一只貉出现,两只貉紧追不舍。在7号楼附近,居民与貉的对峙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有车辆经过,居民才得以带着狗躲避进楼内。尽管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居民们仍然感到后怕,担心在夏天穿着较少的情况下,如果貉发起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外,居民们还担心貉的出现会给孩子们带来危险。貉是上海本土的物种,属于犬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南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貉在上海的数量不断增加,松江、青浦、闵行三个区的貉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据去年的普查结果显示,上海有貉的小区多达300个,总数在3000至5000只之间,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貉为何会攻击宠物狗,居民们又该如何应对?事发地7号楼前的绿化带和停车位似乎是貉的主要栖息地。物业在接到居民反映后,迅速联系了林业站,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也立即到小区进行了勘查,并进行了科普宣传。物业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强巡逻、设置温馨提示、管控垃圾房的湿垃圾以及提醒业主不要投喂流浪动物,以切断貉的食物来源。

专家指出,貉之所以出现在小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貉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小区的绿化环境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小区墙体的沉降缝为貉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场所;此外,小区绿化带中投喂流浪动物的行为以及靠近湿垃圾厢房的食物源,都吸引了貉前来。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专家建议在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指导下,物业和居委会应对墙体沉降缝进行填补,控制湿垃圾的投放,加强宣传和巡逻,并建议居民适当调整遛狗时间,避免在晚上10点后遛狗。同时,遛狗时应牵好狗绳,避免狗进入灌木丛。市民们在遇到貉时,应保持冷静,不主动接触、投喂或伤害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