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当时,在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是"极为神奇的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发达,而广州一口通商显然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马戛尔尼使团借给乾隆皇帝祝贺80寿诞之名来到了中国。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所以,对这个使团,英国颇费了一番心思。马戛尔尼的随员80余人,包括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和95名卫兵,由兵船护送。使团乘坐的船只和携带的大批礼物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特别制造的。乘坐的“狮子号”炮舰,装有64门大炮,是当时英国一流的军舰。使团携带的礼物除一部分是投中国皇帝之所好外,更多地是为了显示英国的科学技术,如天文地理仪器、乐器、钟表、车辆、武器、船只模型等。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正式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司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对于祝寿而来的马戛尔尼使团,清政府最初是持欢迎态度的,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乾隆帝不仅破例允许使团从天津上岸,而且命令沿海各省地方官做好接待工作,还向使团提供丰富的免费的食物供应。

但是,最终这次出使却没有达成任何成果。许多流行的观点认为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是因为马戛尔尼拒绝对乾隆磕头,惹恼了天朝皇帝,使得乾隆断然拒绝了英国关于两国平等通商和互派驻对方使团的要求。天朝从此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当英国人再次要求天朝打开大门通商的时候,他们不再派特使,也不在送礼物了,而是明火执仗地用大炮炸毁了天朝围墙。 当然,由于文化制度的不同,礼仪之争确实存在,但这只是表象,不是造成会谈无果的根本原因。 据史料记载,1793年的马戛尔尼使团在被盛情招待后,提出6点谈判内容,其中有两条让乾隆和清朝高官大怒,彻底改变了对使团的看法。这两条一是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二是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不加禁止。这两条其实与割地要求无异。乾隆皇帝理所当然地回绝了这一要求,也正是根据这一无礼要求。乾隆和他的大臣才觉得了英国人野蛮和无知,对他们关闭了大门。当然,也断送了一次中国睁眼看世界的机会。

但是,马戛尔尼此行却并非一无所获。他足迹几乎纵贯整个中国,乘机对中国实力做了深刻的观察和了解。认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不幸的是,历史后来证明了马戛尔尼结论的正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