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积极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成为当前的主要犯罪形态。新型网络犯罪“精细化分工、集团化运作、跨境式布局”等特征愈发明显,打防管控难度日益加大,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各地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全链条打击涉诈犯罪,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2023年以来,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4.3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狠狠打击了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反诈未有穷期,遏制电诈犯罪仍需坚持标本兼治、强化预警预防,进一步在“防”上夯实根基,在“治”上做足文章,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铲除滋生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土壤。今年的“宣传月”活动以“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为主题,蕴含“治未病”的理念,传递了强化反诈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防范“帮信罪”滋生蔓延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主要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入、支付结算等帮助。目前,“帮信罪”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上的第一大罪名,亟待采取有力硬措施加以遏制。

大量案例表明,电信网络诈骗背后,往往离不开“帮凶”提供银行卡、电话卡等作为犯罪的“工具”。电诈团伙为躲避公安机关侦查,骗取群众信任,不惜以高额报酬相诱,雇佣“工具人”作案。少数人因法律意识淡薄,经不住利益诱惑,轻信低付出高回报的临时工作,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工具人”。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些地方,在校学生已成为“帮信罪”的主要犯罪主体,凸显出推进源头治理,加强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反诈如同治病,而良医重在“治未病”,最高明、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大预防力度,防病于未然。各地要以“宣传月”为抓手,创新普法方式,拓宽普法渠道,积极开展反诈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广泛普及反诈防骗知识,进一步增强公众的反诈防骗意识和能力,凝心聚力筑牢反诈“免疫屏障”。

在反诈“治未病”方面,不少地方已作出了有益探索。比如,北京在全国率先开通96110反诈专用号码,建立覆盖全市3200余个社区、1500余所大中小学校、300余家医院的反诈志愿者队伍,凝聚群防群治合力。自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以来,北京组织反电诈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百余场,以“身边人劝阻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普法宣教的精准度、实效性,为反诈工作走深走实提供了强大助推力。

全民反诈,你我同行。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争做全民反诈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时刻绷紧反诈之弦,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增强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努力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准确识别诈骗,自觉远离诈骗,为实现“天下无诈”添砖加瓦。

文/杨维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