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国最特殊的一个民族,满街的长腿美女,西方人面孔却是中国人
3533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在内蒙古恩和乡的街头,你或许会撞见这样的画面:一位金发蓝眼、鼻梁高挺的姑娘,拎着菜篮子用纯正的东北话和小贩砍价:大哥,这土豆咋又涨了五毛?若有人好奇问:你是俄罗斯游客吗?她立刻板起脸:啥老外啊!我爷爷那辈儿就落户这儿了,正经中国人!
这群长着西方面孔却心系华夏的族群,正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最特殊的俄罗斯族。
他们的祖先跨越百年烽火,从沙俄哥萨克士兵、十月革命难民,到中东铁路劳工,最终在新疆塔城、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岸、黑龙江漠河北红村等地扎下根 。
1935年,新疆政府将归化中国的俄裔称为归化族;直到1953年新中国民族识别,他们才正式成为俄罗斯族,用国家身份斩断了漂泊的根 。
更令人动容的是,当山河破碎的抗战号角吹响,这些洋面孔竟扛起枪冲上最前线。
在东北雪原,归化军战士沃洛杜克率领混血骑兵突袭日军据点;在西北戈壁,俄语翻译官连夜破解苏联援华武器的俄文说明书;后方农庄里,俄罗斯族大娘带着妇女们昼夜蒸列巴面包送往前线 。
当时没人分啥民族,日本人的炮弹砸下来,咱们都是中国身子挡!一位俄罗斯族老兵的话糙理不糙 。
据史料记载,抗战中近千名俄罗斯族战士血洒疆场,他们的名字至今刻在各地烈士陵园的石碑上 。
硝烟散尽,这群最不像中国人的中国人开始面临新考验。
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第三代俄罗斯族娜塔莎(中文名姚丽)自嘲:我太爷爷姓雅克甫列夫,到我这代户口本上就剩姚字了。
73%的俄罗斯族已不会说俄语,年轻人更习惯东北腔的整点儿啥,而非Здравствуйте(你好) 。
但在恩和乡的木刻楞房子里,95岁的老奶奶玛丽亚仍守着传统:复活节时用甜菜汁染红鸡蛋,冬夜壁炉边教孙女烤列巴面包的秘方,面团要发酵三次,木柴必须用桦木 。
最奇妙的莫过于血脉的悄然蜕变。早期俄罗斯族多与山东、河北移民通婚,如今第四五代后裔悄然褪去高加索特征:金发渐深成栗色,蓝眸染上琥珀斑,骨架也小巧起来 。
基因研究显示,内蒙古俄罗斯族的黄种人血统占比已超60%,走在街上常被误认成新疆姑娘。
我儿子考公务员政审时,领导盯着他浅棕色眼睛直嘀咕。一位俄罗斯族父亲笑着掏出身份证,咱这中国心可比长相更纯正!”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