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张兰母子俩因为“利用逝者恶意炒作营销”“屡次发布不实信息”被封号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件事发生后,估计是汪小菲受不了了,所以在晚上,汪小菲跑进了一个名为“华人之光”的群里,找到了TikTok的高管周受资,对周受资进行了“声讨”:

汪小菲表示,自己什么都没说,你们凭什么封我?

而且汪小菲还在群里表示,自己完全不认同张兰的做法,他和张兰完全三观不同,凭什么把自己和张兰捆绑在一起接受审判:

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提醒汪小菲群里人很多,要控制情绪,但是汪小菲几乎听不进去,一直在群里持续输出。

上面两张图,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其实暗藏的信息不小。

首先,第一个暗藏的信息,就是像汪小菲这样的名人,在自媒体方面的人脉资源可能也是非常匮乏。

因为一个影响力这么大的公众人物,竟然找不到对应的对接人去商讨自己账号的事,竟然跑到一个“华人之光”的群里,找到一个tiktok的新加坡的高管去讨说法,不得不说,实在是有点搞笑。

其次,这两张截图还暗藏着另一个信息,就是汪小菲和张兰的微妙关系。

当两个人同时被封号后,汪小菲立马跳出来和张兰进行“切割”,这到底是汪小菲为了“保号”而和张兰母子两人配合演的一出戏,还是汪小菲内心的真实想法?总之不管怎样,都能看得出汪小菲和张兰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挺奇葩的关系。总之不得不说,这种豪门的关系,是真复杂啊。

还有,从这两张截图中,我们还能看到,有一个人的备注,是“一带一路论坛”,那么这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这个群里,是有一些比较上层的人或者服务商存在的。

一些比较上层的人或者服务商,他们是很在乎“情绪稳定”这种东西的,因为他圈子里的一些人如果情绪不稳定的话,是可能会让他们自己的一些重点项目受损失的,所以汪小菲在中国被封号后,大晚上到一个华人精英群里声讨一个新加坡人,这种无厘头的行为,很可能会让圈子里的一些人慢慢远离汪小菲。

还有,汪小菲被封号后如此歇斯底里,这也看得出一些自媒体平台在封号的时候,是不和汪小菲等人沟通的。

汪小菲张兰等人,都是影响力很大的公众人物,但是封他们的号这种大事,事先事后都不跟他们沟通,这个细节,大家可以自己去琢磨琢磨。

最后,这两张照片还隐藏着一个很有趣的信息,就是这个“华人之光”精英群,到底会不会也是一个草台班子?

汪小菲选择在数百人的大群质问而非私下沟通,可能是试图借助群内影响力施压,或制造舆论同情。

但汪小菲的激烈的质问与群友一个个都劝其“冷静”形成反差,凸显这个群内的人都很在乎舆情风险——总之,这个群的人既有商业合作,也有利益博弈,还有公众人物情绪失控而“社死”的现场,不得不说,某些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群,有时候也有种说不出的荒诞感。

那么,当汪小菲在深夜大闹“华人之光”社群之后,汪小菲的故事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因为不到一会,就又有人爆出汪小菲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布“重要信息”了。

这个“重要信息”就是,汪小菲宣布和张兰断绝关系:

汪小菲的这条朋友圈,信息量就更大了。

首先,看配图,用的是一张张兰的丑照(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可见汪小菲此时的内心应该是对张兰有很深的成见的。

其次,汪小菲的用词是“这种人”,再次说明了汪小菲此时对“这种人”的鄙视。

还有,汪小菲在朋友圈里表示,张兰的钱赚得够活几辈子了,这就说明了目前张兰其实并不缺钱,但是她却还如此蹭逝者的热度挣钱,其实翻译过来,汪小菲的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在骂张兰是一个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人。

还有,汪小菲还表示,张兰赚了那么多钱还不够,还想要找汪小菲要命,这点就可以推断出汪小菲很可能一直在财务上被张兰控制、一直是个,而且一直被张兰玩弄于股掌之中。

实际上,汪小菲自称“不孝”却高调断绝关系,本质很可能是在切割张兰的“争议流量”以自保。

张兰借热点带货(如蹭大S离婚、汪小菲绯闻)屡屡出圈,但这种“疯癫营销”已反噬汪小菲的公众形象。所以汪小菲的此次歇斯底里,很可能是在试图甩掉“张兰之子”的标签,重塑自己独立的商业IP。

所以上面这几张图,从更深度的层次上看,其实也能隐约看到几个信息:

① 汪小菲说的“不孝”,其实是一把切割刀——把自己在家族里的财务和权力纷争切断。

② 说自己与张兰“三观天地不和”的潜台词,其实也是在宣布家族企业的“控制权暗战”。

③ 汪小菲表示“张兰找我要命”,其实暗藏这对豪门母子的“情感勒索经济学”——断绝关系看似绝情,实为法律层面的风险隔离——若未来张兰因财务问题被追责,汪小菲可借“已切割”规避连带债务。

④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汪小菲如今手撕张兰,也有可能也是他们的一步棋——大S去世后,他们不得不进行策略转变——从手撕大S,转向手撕张兰,这样才能获得“流量永动机”,以便维持自己品牌的曝光流量。

总之,从汪小菲到群里声讨周受资,再到发朋友圈称和张兰断绝关系,这其实是亲情、利益、流量的三重交织——当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变成商业IP的衍生品,每一场撕扯都可能是精心编排的“用户增长策略”。

反正豪门没有家务事,只有生意,所以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且吃且珍惜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