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说白了就是肺部的“气管”越来越窄,气出不来,想吸也吸不进。
这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但“进行性”不等于“无法控制”。关键在于你怎么做。
这位81岁的老人,姓张,是个老烟民,抽了四十多年烟,退休后住在南方某个空气湿润的小城市。起初只是早上有点咳,偶尔痰多,他不当回事。
直到有天逛公园走两步就喘得不行,才去医院查,结果一查——慢阻肺,已经中度。
张老伯的症状很典型:咳嗽、咳痰、气喘,尤其是早上和晚上最明显。
医生告诉他,这种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得很好。可问题是,张老伯那时候觉得:“就是老了,哪里不喘?”他坚持不用药,说怕药伤身。
结果就是,一年比一年喘,走个市场都得停三次。
转折点出现在他一次因为肺炎住院,医生给他做了全面评估,发现他其实错过了很多干预的机会。
那次住院后,他决定配合治疗,生活方式也做了调整。
第一个“利器”,其实是很多人忽略的——规范吸入治疗。
慢阻肺患者常用的是吸入型药物,不是口服的。很多人一听“药”就害怕,但吸入药的好处恰恰是作用快、剂量小、副作用少。
张老伯一开始也不愿意用,说“吸着好像上瘾”。但规范的吸入剂是控制慢阻肺的核心,不是成瘾,而是维持气道通畅。
用了三个月,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晚上睡觉不咳了,白天爬楼也不喘。
第二个“利器”是肺康复训练。很多人听说过“心肺功能锻炼”,但真要做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开始。
张老伯在医师指导下做了呼吸操和简易的阻力训练,比如坐着吹气球、用吸管吹乒乓球。这类训练不是搞噱头,而是让肺部的小气道打开,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坚持半年后,他自己都惊讶:以前走200米喘得不行,现在能拎菜回来都不需要歇。
第三个“利器”是智能监测+环境管理。慢阻肺和天气、空气质量密切相关。
张老伯家里装了空气净化器,外出前会查空气指数,雾霾天减少出门。他还开始用智能设备记录血氧、呼吸频率等指标,医生可以远程了解病情变化。
这些数据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也让他自己心里有底。
很多人以为慢阻肺就是“等着慢慢坏”,但真正的危险不是病本身,而是忽视它的恶化信号。
比如突然加重的咳嗽、咳痰颜色变黄、夜间呼吸困难,这些都是提示你病情进展了,要及时干预。
我们常说慢阻肺是“沉默的杀手”,但它并不神秘。
最关键的是——早识别、早干预、持续管理。张老伯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没用什么“神药”,只是坚持了三件事:吸入治疗、肺康复训练和环境管理。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刚开始他也烦,每天吸药、做操像打卡一样。
但慢慢地,当他发现自己能一口气走完公园一圈,晚上能睡整觉,吃饭不咳……生活质量的巨大改善,让他“上了瘾”。
很多人误以为慢阻肺和“老了”画上等号,觉得“反正年纪大了,咳两下正常”。但事实是,不是你咳嗽喘气,是你得病了。
如果不积极干预,慢阻肺会一步步发展成肺气肿、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存期。
还有不少人对吸入药物有误解,觉得“吸上瘾了”、“一停药就不行”。其实那是因为你之前不用药,气道已经过度狭窄,突然停药当然不舒服。
吸入药物不是“治标不治本”,而是从源头降低炎症、减缓病程进展。
说到肺康复,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做不了运动”。但肺康复不是健身房那种大运动,它是量身定制的、可持续的。
哪怕只是每天坐着练腹式呼吸,都能提高通气效率。
至于环境管理,很多家庭没意识到空气质量对慢阻肺影响很大。室内的油烟、香烟、灰尘,都是慢阻肺的“隐形杀手”。
哪怕不开窗,厨房炒菜没开油烟机,都可能让肺部受伤。
张老伯现在每周还会复查一次肺功能指标,医生说他肺功能稳定了,没再发生过急性加重,这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属实不容易。
他自己说:“我现在的感觉,就像肺子被‘洗干净’了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慢阻肺不是“老年病”的专利。
很多中年人因为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像煤矿工、电焊工)提前出现症状,但因为不重视,错失了黄金干预期。
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并不复杂,肺功能检查是核心。
但很多人怕麻烦、怕查出问题,不愿意配合。其实做一次肺功能,只需十来分钟,却能帮你提前发现风险。
早发现,真的能早保护。
慢阻肺不难防,关键是别把咳嗽当感冒、别把喘气当衰老。只要你愿意多走一步,病情真的可以被遏制。
慢阻肺,不是终点,而是提醒你改变的起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李光伟,张媛,陈文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4,47(3):218-223.
[2]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中心.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9):721-738.
[3]世界卫生组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球现状及防控策略[R]. 2022.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