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新华财经

原标题:提升大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建、中、交、邮储四大行获财政部5000亿元补充资本

新华财经北京3月30日电(记者余蕊、吴丛司、董道勇)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财政部拟通过认购各行本次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各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拟认购金额分别为1050亿元、1650亿元、1124.2006亿元、1175.7994亿元,合计5000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建、中、交、邮储四大行获财政部5000亿元补充资本,将有力提升大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发布公告 共获得财政部5000亿元战略投资

建设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所认购的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份,限售期为自取得股权之日起五年。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A股股票;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价格为9.27元/股。

中国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财政部拟通过认购中国银行本次发行的股票对该行进行战略投资,该行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1650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加中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发行完成后,财政部的持股比例将不低于5%。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6.05元/股。

交通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1200亿元(含本数),财政部、中国烟草及双维投资拟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A股股票。本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8.71元/股,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006亿元。本次发行完成后,财政部持股比例提升至34.80%,将成为交通银行控股股东。

邮储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为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规模为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本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7994亿元。财政部拟认购股份占发行后该行总股本的15.54%,该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不参与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持股比例由62.78%被动稀释至52.00%。

低息差等因素导致大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下降

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下降。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4%,再创新低,也低于商业银行1.52%的平均水平。

存贷款利差收入,也就是息差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净息差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上升,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冲击,通过利润留存进行内源资本补充的能力持续下降。”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说。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补充资本主要包括内源、外源两种方式。内源方式即利润留存,外源方式包括发行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目前,银行在加大信贷投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资本金。随着净息差下行和银行利润增速下降,银行通过内源利润留存补充资本金的空间减小,更需要外源资本补充。

尽管在净息差下行的周期里,但2024年六大行依然保持了稳健经营。截至2024年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0%、11.42%、12.20%、14.48%、10.24%、9.56%,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与同业对比,六大行的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均处于上市银行合理水平,拨备充足。

主要目的是增强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目前六大行资本充足、资产质量稳定、拨备充足。现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更多是为了提升未来大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包括保持较高的资产增速,发展投贷联动等高资本消耗业务以支持新兴产业、应对净息差下行压力等。”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说。

“资本补充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银行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服务实体经济不但需要资金,更需要资本。这将增强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压舱石’作用,促进金融安全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董希淼说。

此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对于我国甚至全球金融系统稳定,都有重要影响。建行、中行、交行、邮储是全国系统性重要银行。中行、建行、交行还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因为有附加资本要求,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高。”董希淼说。

王剑认为,大行未来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或将持续超过资本内生速度,因此有必要提前补充资本。

“近几年大行作为银行业资产投放主力军,资产增速一直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大行盈利能力下降、资本内生补充速度减缓,制约了长期资产的增速。”王剑说,为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不仅能够提升大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增强大行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大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董希淼预计,50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资本,能够提高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四大行资本充足率各0.5个百分点以上。

提升和放大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实现财政、金融政策有机协调

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向工、农、中、建四大行注资。但这次以特别国债方式补充资本,和1998年的背景不同。

“1998年,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较低,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要求;而且当时大行的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贷款率较高。所以当时补充资本最主要是为了防范化解风险,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董希淼说。

娄飞鹏认为,与1998年以化险为目的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不同,这次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主要是为了提高大行的资本充足率,更好发挥其“领头羊”作用,增强其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财政部以特别国债的方式支持大行补充资本,是以成本更低的方式补充大行资本,能提升和放大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是积极财政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有机协调的重要表现。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连续实施了近30年。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在历史上有过非常出色的表现,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做法。以特别国债的形式帮助大行补充资本金,不仅增强了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方式,而且从中微观层面,给予了整个经济体更强的流动性和融资的便利性。应当讲,这是以全国一盘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财政、金融举措。”何代欣说。

2024年9月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和财政部多次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巩固各行稳健经营发展能力。具体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业内专家表示,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需要,5000亿元规模还有提升的空间,后续仍可视情况继续采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补充大行资本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