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01

“打了200个电话,半天就被撵回来了。”

近日,山东一女孩,填完高考志愿后,想着去打暑假工,便在中介那里交了300元介绍费,找了一份工作。

女孩的工作,主要是打电话,挖掘潜在客户。

本以为,这样的工作并不难,一天挣两三百,是轻轻松松的事。

所以女孩说起这件事时,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但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女孩就受到了暴击。

整整3小时,她一次次拨通电话,又一次次被挂。

一个上午连续打了200多个电话,最后还是被机构嫌弃任务不达标,直接把她辞了。

“连吃饭都是自己掏钱,交通费也没有……3小时的工钱啊!”

女孩越想越委屈,最后竟哭了出来。

有一说一,女孩虽白干了3小时,却懂得了打工的艰辛,明白了挣钱的不易,收获了宝贵的一课。

正如高赞评论说的:让孩子知道世界的不容易,是给孩子最好的成人礼。

是啊,同样是高考结束,同样是成人礼,有太多的孩子,却只知道大额消费,到处旅游、各种买买买,根本不懂父母赚钱的辛苦。

比如有位小红书博主高考完2天就花完了妈妈3个月工资。

买的是“苹果三件套”,笔记本,手机,手表,还有一些大牌化妆品、护肤品,七七八八算下来,2万块就剩下35元。

可谓父母挣钱跑断腿,孩子花钱动动手指。

还有一位刚高考结束的网友,父母答应给她2000元买手机,但她却看中了6000元的,被拒绝后,她竟公然发帖怒骂父母:

“你养不起就不要生小孩,不要把自己能力不行加诸于孩子身上,6000块钱没了真的吃不起饭吗?”

一边心安理得花着父母的钱,一边又对父母百般嫌弃。

“后高考经济”热潮的背后,无疑暴露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一个错误:

对孩子太好了,让他们不知生活疾苦,不懂父母艰辛。

所以啊,面对过了18岁即将步入社会的孩子们,最好的成人礼,莫过于教会他们责任与担当。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让他们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02

重庆电视台播曾报道过一位洗车工——宋大姐。

她每清洗一辆车,需要蹲起20次,弯腰50次,耗时40多分钟。

清洗、擦拭、吸尘,一套动作看似简单,但一天下来,汗水早已浸透衣服,脸上也沾满灰尘,全身几乎累到要散架。

即便如此辛苦,宋大姐还是省吃俭用,这才攒下2万元的存款。

然而,在一次取款时,她却发现,2万元的积蓄,只剩下了8毛钱。

而偷偷取走这笔钱的,不是他人,正是她护在手心里的儿子。

她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积蓄,儿子三两天就花光了,并全部用在了游戏充值上。

宋大姐痛苦不已,儿子却一脸无辜:

“我不知道花掉的钱是这么大一笔数目,不知道这是妈妈所有的积蓄。”

正如经济学家杨长江所说:

“中国孩子压根儿就没有金钱意识,孩子们不知道金钱是从哪里来的。

在孩子的眼中,金钱就像是一种玩具,一张可以随意摆弄的纸。他们完全忽略了金钱背后的劳动付出。”

因为不知道挣钱有多苦,孩子花钱才不痛不痒。

因为不知道生活有多不易,孩子才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就像我邻家一婶婶,家里虽然条件一般,却从来没有让儿子吃半点苦,受半分难。

平日里,她买几十元的衣服都要考虑半天,给儿子旅游,研学花费几万眼都不眨;

自己天天青菜配饭,却让孩子外卖奶茶买不停。

她自以为活成了一堵高墙,替孩子屏蔽掉了生活的苦,结果孩子却把她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对金钱毫无概念。

不仅经常质问她为什么不买个大房子让他养狗,还吃穿用度样样都要用名牌,几千的手机说换就换……

其实,父母心疼孩子没有错,但不应该把孩子隔绝在自己背后,享受生活。

否则,我们为孩子构建出的安逸世界,只会喂大孩子的欲望,扼杀孩子的责任心。

上海科学院沙拉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父母若在该教会孩子付出的年纪纵容他们的索取,在孩子该成长的时候替他们负重前行。

那这样的“爱”一定会成为“害”,最终不仅寒了父母的心,也赔上了孩子的品行。

03

孟德斯鸠说过:

“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老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

每个孩子成人前,接受的首先是父母的教育。

父母若一味把孩子养在温室中,过度满足孩子,让孩子习惯了享受和索取,那孩子到了社会这片海,就会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无法立足社会。

真正为孩子计之深远,就应该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样养孩子,尽早让孩子知道家庭条件有限的事实。

而这就是在提醒孩子要理性消费,不要做欲望的奴役。

知乎博主@有梦想的小咸鱼分享过亲身经历。

从小学开始,妈妈每月发了工资,都会用张纸写着:菜钱××元、水电××元、储蓄××元……

如果有剩余的,就会分她一点,如果没有,那就会跟她说:没钱了,这月没得你的。

有时实在想买什么东西,妈妈就会拿出那张纸计算开销,想办法从别的项目挤钱出来,给她买东西,要是实在挤不出来,她也不会无理取闹。

因为知道妈妈工作辛苦,也知道家庭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所以她虽然也会羡慕同学有好吃好玩的,但对消费一直很理智:

不乱花,也不抠门;不强求,也不攀比。

没有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的孩子。

只有清楚地知道家庭真实情况,孩子才会在有限的财富里,学会取舍,懂得克制。

也只有了解人间疾苦的孩子,步入社会后,才能及时认清现实,快速适应社会,在社会中成长。

04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曾说:

“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让孩子懂得世界的不易,除了让他们认清生活的真相,还要让他们看见,并感受父母的辛苦。

而这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花掉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劳动所得。

陕西的一个男孩,就曾因为父亲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埋怨、憎恨父亲。

后面,父亲便把他带到自己挖矿的地方体验生活。

看着父亲在暗无天日的矿井下工作,喝不上干净的水,还要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男孩当下就羞愧得低下了头,也终于懂得体恤父亲。

感恩、珍惜,都是需要从生活中习得的。

只有当生存的艰辛,挣钱的不易在孩子眼里变得具体,孩子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

还记得那个陪妈妈一起捡垃圾的钟朋辰吗?

高考结束后,他没有像别人那样四处旅行,也没有待在家里吃喝玩乐,而是跑到妈妈工作的景区陪妈妈一起打扫。

在得知自己被北大录取的那一刻,钟朋辰还长舒一口气:“我终于可以安心下来,帮妈妈好好干活了。”

一直以来,只要有空,钟朋辰就会陪着妈妈一起干活,也因为早早就体会过妈妈工作的艰辛,所以他在学习上总是异常刻苦。

在生活上,他也早早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

一个孩子,只有切身体会过辛苦,洒过汗水,他才会知道,手机扫出去的每一分钱,不是一串数字,而是父母的血汗。

也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孩子才能在实践的锤炼中学会奋斗,敢于担当。

如此,孩子才能成人又成才。

05

网上有段很火的话:

“你以为孩子是来报恩的,其实是来对账的。

养好了,你和孩子是股东关系,余生都在享受红利;

养废了,你和孩子是债务关系,不停为他善后还债。”

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给予孩子安逸舒适的避风港,而是给他们插上一对飞行的翅膀。

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勤奋和努力,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才是高考毕业季,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点个赞吧 ,与朋友父母共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