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从中东凯旋后高调抛出“全球关税账单”计划,扬言要让150国“公平付费”;不到12小时,穆迪一纸公告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砍至Aa1。前者像挥舞狼牙棒的街头霸王,后者却像突然漏气的救生艇——这场关税与信用的对冲博弈,揭开了美元霸权时代最脆弱的底牌。
关税威胁:中东石油换来的“账单狂欢”
刚从沙特签下千亿美元能源订单的特朗普,5月17日急不可耐召开白宫发布会。他宣称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在三周内向全球150国发出“付费通知”,要求各国为进入美国市场支付“公平费用”。
尽管未点名中国,但“解放日2.0”的既视感扑面而来——这让人想起2025年4月2日他单方面对34国加征“对等关税”的疯狂举动。
就在特朗普放话的同一日,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1,终结了其长达114年的“全优生”神话。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飙至4.49%,由于政策是在美股收盘之后公布,因此昨晚美国资本市场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是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反应剧烈,在美股收盘后跌掉了当日的涨幅。
穆迪下调美债评级给出的客观理由是,美国债务占GDP比重突破130%,利息支出吞噬15%财政预算,政治内斗让债务危机像“定时炸弹”。讽刺的是,2023年Q3美债利率曾因类似风险冲破5%,如今历史或将重演。
关税豪赌背后的致命漏洞
特朗普的关税策略看似霸气,但是难以掩盖他的底气不足,如果关税大棒真的有用,那么4月2日解放日之后,美国财政面临的问题在这一个月之内迎刃而解。不需要特朗普在白宫之内再发出第二次威胁。
还给了将近一个月的缓冲期,貌似是在逼迫谈判对手尽快投降,但是貌似又是美国财政危局的最终通牒。
或许在特朗普看来,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美股已经收复了大部分跌幅,这给了特朗普底气,所以他要完成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
但是从特朗普这次举动来看,“解放日2.0”表现的更为谨慎,既没有宣布加征关税的数额,又没有公布是哪些国家,更像是对谈判进展不顺利一些国家的威胁。
市场在分析特朗普这个举动是在试探世界各国的容忍度和谈判的意愿,又或者是再次给自己的谈判制造更多的筹码。
对华34%关税已让美国超市货架短缺、汽车零件价格暴涨,若再扩围,通胀或如2024年般卷土重来;
欧盟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报复,日本抛售300亿美债,墨西哥拒签协议——昔日小弟集体倒戈;
关税战推高美债发行成本,2025年到期美债达10.8万亿美元,利率每升0.25%就多付600亿利息,相当于白送越南全年GDP。
穆迪的降级绝非“纸面警告”,下调评级会直接导致美国和债权人的借贷成本飙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企业发债利率水涨船高,苹果、微软等巨头融资成本激增;
国会两党仍在为5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扯皮,被穆迪比作“胆小鬼游戏”——谁敢为美债违约踩刹车?
美元霸权的中年危机
这场闹剧暴露了美国经济的“人格分裂”:一边用关税大棒敲诈世界,一边靠美债吸全球血续命。但如今,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公开把美债称为“可用的牌”,中国连续三月减持美债——曾经的提款机,正在变成烫手山芋。
特朗普或许忘了,2011年标普降级曾让美股暴跌15%。而这次,穆迪的刀更狠:它砍向的不是数字,而是信心。就像华尔街交易员调侃的:“现在买美债,等于给刷爆信用卡的赌徒续赌资。”当全球开始悄悄把黄金塞进床底,美元霸权的黄昏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美联储正陷入魔鬼三角:降息救债务?通胀可能复燃;维持高利率?财政部发债成本压垮经济。这场死局中,唯一确定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得越猛,美债棺材上的钉子就钉得越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