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本月16日,才刚刚结束了自己在中东国家的行程,可是在返回美国的飞机上,就开始对中国叫嚣,声称自己“已经将中东国家从中国的手中争取了回来”。
而就在两天之后,特朗普就等来了中国的重拳...
01
2017年特朗普开启自己的第一任期时,他就一改此前美国总统的惯例,将自己的首访地点选在了中东地区的海湾国家。
在他的第二任期开始后,他又再次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于本月13日出访了海湾国家,包括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
按照白宫原本的计划,沙特就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访,但是由于方济各的突然去世,特朗普不得不前往梵蒂冈参加其葬礼,所以梵蒂冈成功“捡漏”。
而特朗普为什么要再次将首访国选在沙特,或者说是海湾国家。
说到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
特朗普在3月底就已经明确表示,他的任期内,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和沙特达成经济协议,因为沙特是一个富裕的国家,有能力为美国经济注入大量的现金。
2017年,特朗普曾经声称要和沙特达成价值4500亿美元的协议。
如今特朗普的目标更是提升了一个台阶,直接表示要和沙特达成价值1万亿美元的投资,而白宫方面还表示,阿联酋已经表态愿意投资1.4万亿美元。
如果这些巨额投资能够兑现,那么特朗普能够弭平其失败的“对等关税”所带来的一切影响。
除此之外,海湾国家在国际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的特殊。
02
现阶段沙特已经成为了美俄乌三方之间的重要调解人,而沙特和中美俄欧的关系都不错,因为其雄厚的财政实力,能源实力以及地缘位置,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总是能够在全球危机中充当斡旋角色。
很显然,特朗普似乎希望沙特能够复刻“俄乌模式”,成为中美之间的调解人。
但是特朗普却又总是喜欢嘴硬,在返回美国的专机上,特朗普就对记者表示,过去海湾国家正在逐渐的倒向中国,但是“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发生了”。
面对是否愿意访问中国的问题时,特朗普却又表现的非常矛盾,其表示“中美关系当然重要”,而他本人也愿意前往中国。
特别是日内瓦会谈结束之后,局面似乎开始对美国逐渐的好了起来。
印度表态愿意和美国达成双向零关税,越南也和美国在韩国济州岛进行工贸部长级会议,日本也表示愿意接受美国的局部关税减免,包括25%的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关税,和24%的对等关税,石破茂似乎已经不再坚持完全的关税豁免。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却等到了中国的“当头棒喝”。
03
本月18日,我国商务部表示,将会于5月19日对原产于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其中美国被征收了数额最高的74.9%,这项调查早在去年5月19日就已经开始。
之所以在日内瓦会谈之后就对美国征税,还真不是针对美国,只是赶巧了,所以二者之间也许存在关联性,但是关联性绝对不大。
如果我们真的打算对美国动手,或者说是震慑美国,完全没有必要采取这种手段。
对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只是针对某种单品的征税,对美国本身的影响其实也非常的有限。
如果真的要震慑,那对美国的农产品继续抬高关税就好,这一招已经被证明非常的有用。
之前《华盛顿邮报》就刊文表示,特朗普之所以愿意对中国降低关税,就是因为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了大量的关税。
而美国的农民大多数都是红脖子,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基本盘。
基本盘受损就有可能导致中期选举打不赢,所以必须对华让步。
回到共聚聚甲醛,我国在去年5月启动调查的时候,美国刚刚开始对我国的电脑芯片以及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共聚聚甲醛是我国对美国的关税反制,那么也只能说是对去年5月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
这一次日内瓦会谈所凸显出来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对等关税就是对等关税,芬太尼关税就是芬太尼关税。
我们解除对对等关税的反制,但是绝对不解除对芬太尼关税的反制,而对去年电动汽车关税的反制,我们照样是该执行就执行,这是我们的原则。
如果美国想要我们停止对共聚聚甲醛的反倾销税,很简单,停止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反倾销税就好了。
我国的共聚聚甲醛主要进口自美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其中美国最多,能够达到14.98%,马来西亚是14.44%,德国则是12.3%。
我们这次对美国和欧盟征收反倾销税,但是并未对马来西亚征收,而且对欧盟的税额很低。
因此并不会影响到我国的正常工业生产,毕竟从美国的进口总量也不过14.98%,客观而言占比并不大。
参考资料: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观察者网
《特朗普再次优先出访海湾国家的四个原因》 BBC
《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和台湾塑料制品征收反倾销税》 法广
《中国今起对“共聚聚甲醛”征反倾销税》 大公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