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绝大多数人不仅能够游刃有余地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还能够腾出多余的时间和金钱进行娱乐方面的消费,譬如爬爬山、旅旅游,有事没事跑到西湖亭子上吟诗作对,生活好不自在! 但是在古代,这种生活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很多人连吃饱穿暖这一要求都无法做到,更别提娱乐消费了。就拿保暖衣物来说,一直到宋朝以后才出现棉被,那么问题来了——在此之前古人又是如何御寒的呢?
虽然没有棉被的加持,不过古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些古人所发明的五花八门的取暖方式: 炭火盆。在古时候,因为没有煤气的存在,百姓烧火做饭都需要燃烧薪材,而这些薪材未彻底燃烧殆尽会变成炭火,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们会赶在天黑之前将那些尚有余温的炭火放在一个小盆子当中,以此来提高室内的温度,从而达到保暖的目的。相较之下,皇宫内用来取暖的木炭逼格就要高出许多,对此《开元天宝遗事》有这样一段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由此看见,皇室之人不但不会被寒冬所困扰,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保暖措施太给力而燥热不已。 熏炉。古代大户人家在屋子进门处都会放着一个鼎状的东西,它就是熏炉,而这个熏炉其实是一种外带罩子的迷你版炭火盆,在它的上面有着镂空的罩子,下面则是用来放置炭火等热源的小盆子,这种熏炉不但做工精致美观,就连保暖效果也很不错,只要在其中加入炭火等物品几乎就能达到当代电火炉的效果,实在是保暖必备神器。
手炉。这个手炉是古人冬天用来暖手的小器具,它们多数都是铜制品,在其外面还有一层精美的布罩。在冬天,人们会将火炭或余温尚存的碳灰放进手炉中,等它热量充分散发之后再将其捧在手里或者放在袖子里,以此驱散寒冷。这也相当于如今的“暖手宝”。足炉。顾名思义,这是用来暖脚的炉子,因此它的型号通常会比手炉大一些,其本质是一种用锡或铜制成的瓶子,人们通过注入热水来使它升温,然后在冬天将它放在被窝当中温暖双脚,从而发挥类似“热水袋”的作用。火墙。火墙又被称为“温调房”,它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由炉膛、火墙体以及烟囱三部分组成,炉膛内炭火燃烧之时会让墙体受热升温,从而达到保暖的目的。不仅如此,利用炉膛内的火还可以做饭烧菜,取暖做饭两不误,可谓是一举两得。而在汉朝时期还出现了椒房殿,它指的是周身用花椒涂饰的房间,当时的人们已经把花椒视为一种特殊的御寒保暖材料,将其捣碎和泥,然后制成墙壁保温层,以此来达到保温的目的。对此《汉宫仪》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而这个椒房殿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温调房。
火炕。这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施,宽约一米七到两米三,长度视情况而定,它由砖石筑成,内部建有炕间墙,墙中又设有烟道,建成后又在它的上面覆盖一层较为平整的石板,石板之上又用泥摸平覆盖,等到泥干了以后就可以铺上席子使用了。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们就在灶口处烧柴,柴火产生的烟和热气在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以此产生热量,从而使得炕升温,这样人睡在上面就不会感到寒冷了。火炕可以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东北地区至今都还有火炕的身影。火锅。对,你们没有看错,就是火锅!而且这个火锅和当下的火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古时候楚国人发明了食物取暖的方式。一到冬天他们就会用炭火类的器皿烤食物吃,与此同时,他们往往还会选择高热量的食材,比如羊肉、狗肉、玉米、冬瓜等,通过射入众多富含热量的食物,他们让自己整个人都热血沸腾起来,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会畏惧寒冷了。
用柳絮和芦花填充被子。虽然宋朝以前没有棉被这种保暖功能强大的的被子,但是人们可以退而求其次用其他物品替代,比如将棉絮和芦花塞进被子里把它填满,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寒冷。当然古人也会把稻草铺在席子上来御寒,只不过效果不太显著。穿裘衣。这里的裘衣并不仅仅指那些用珍贵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而是泛指古代常见的冬装。根据财力的不同,人们所穿的裘衣也会有所不同,那些富贵人家会用狐、貂、豹的毛皮制成裘衣,既轻便又保暖;而穷人们则会用鹿、羊、狗毛皮制成的裘服来取暖。除此之外,家境稍微殷实一些的人家还会将丝麻用做被褥、冬衣的原料,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冬衣会被称为”袍”、“茧”;穷人只能穿着用兽毛或粗麻编织而成的“褐”,这种“褐”不但形态不美观,穿起来也是很不舒服。
人体取暖。除了上述取暖方式之外,一些达官贵人还会使用更为直接的方式取暖——人体取暖。利用她人身体的温度来为自己御寒,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这样记载道:“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怀中揣其肌肤,称为‘暖手’,常日如是。” 不仅如此,和唐朝岐王李范同一朝代的申王李撝还发明了一种“妓围取暖”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让一些舞妓、歌妓围坐在一起,从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对此《开元天宝遗事》亦是有这般记载:“每至冬月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于坐侧以御寒气。” 或许是受两兄弟的影响,唐玄宗李隆基也发明了一种“美人呵笔”的方式,不过这并不是用来取暖,而是给毛笔解冻。当时恰逢大寒时节,李隆基宣见李白让他撰写诏诰,可是因为天气太冷就连笔都被冻住了,于是李隆基唤来十来个妃嫔让她们用嘴巴呼出热气为毛笔解冻,这也就是“美人呵笔”典故的由来。
综上所述,即使当时棉被还没有问世,古人仍然能够凭借着聪明才智安稳度过寒冬,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