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约一年后新冠感染再升,新毒株带来哪些新变化
编辑 | 王小
多地疾控部门提醒市民防范新冠病毒。5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疾控提醒,目前朝阳区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
郑州市疾控中心亦提醒市民,随着5月气温持续攀升和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活跃期,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高,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在内的传染病。
“中国新冠疫苗2024年的销量接近于0。”常荣山发现,因为“疫苗犹豫”等种种原因,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变得极低,“预防只能靠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出行时戴口罩、在流行期主动社交隔离等手段”。
在感染初期及时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成为高风险人群更为重要的选项。
中国已有七款抗新冠病毒药物上市。除了进口的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还有五款国产药物,如先诺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等。
至少三家国产药企对《财经》表示,旗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销量,自4月以来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先声药业称其抗新冠药物先诺欣为“较大幅度增长”,且是数量级式的增长。先声药业表示,抗新冠病毒药物已全面进驻三大线上买药平台。
除了阿兹夫定,其他四款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都是在2023年1月或更晚时间获批上市。因未赶上大流行,这些药物均未形成大规模销售。
近一个月来,抗新冠病毒药物重新受到关注。一位广生堂投资者关系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意向,谋求代理其新冠药物销售,该药今年的入院情况也比往年要好。
从定价看,阿兹夫定约180元/盒,其余四款药物定价都在400多元/盒,两款进口药每盒1000多元。
医生提醒,这些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特别是心血管病、高血压等患有基础病的人群,需要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老人、有基础病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既往感染后一直有症状、只要感染过哪怕一次就症状较重的“易感人群”,仍旧容易感染。新冠的致病力对这部分人并未显著下降。
2025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牵头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机构,出具《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对专家共识》,小分子口服药物是中国目前推荐的主要抗新冠病毒治疗方案,并对不同人群给出了用药建议和风险提示。
该共识提醒,有些药物对用药时间有限制,感染超过一定天数,就不建议用了。比如氢溴酸氘瑞米德韦,就适用于发病3天以内的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

责编 | 杨明慧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