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会打不过清兵# 很多人对明末清初的局势存在误判,认为明朝朝廷始终没能弹压的李自成起义军,被清军轻松搞定。其实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清军入关那会儿,一共也没多少兵马。

其实个人认为,消灭李自成的力量,来自三大方面。 1、晚明局势 早在晚明万历时期,明朝的吏治就陷入腐败状态。早在万历后期,零星的农民起义就已经在明朝爆发。到了天启、崇祯两朝,农民起义的规模愈演愈烈:因此,崇祯时期的农民起义,并非突兀。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李自成的军事天赋并不强,因此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明军交锋,多次被明军击溃。但是,晚明时期,由于明朝朝政腐朽,基层吏治败坏,这导致太多的明朝老百姓不得不考虑揭竿而起以求生计。所以,虽然李自成多次遭到重创,但总能在饥民和流民群体中,重新武装一支军队。毕竟,对晚明老百姓来说,活着都不怕,还怕死吗? 只是不曾想,三百年后,这群奋起反抗的农民起义军,会被称为流寇。 甚至,有个叫明粉的群体,恨不得把自己家的男丁都阉割了,送给朱家皇帝做太监。像明粉这样下贱的群体,真的是世所罕见。

对于农民起义的不断壮大,明朝朝廷既没有将其疏导,也没能成功弹压,最终,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京城,明朝的当家人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愤恨和无奈中自杀。 李自成起来造反,起初只是为了求生存。毕竟李自成是个没啥见识也没啥野心的人。因此,当李自成面临需要自己建立朝廷,治理天下的时候,李自成选择了鸵鸟策略:刻意忽视这个问题,而是任由农民军通过劫掠民间来维持大顺军的财政开销。 而这一切,都为李自成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非但明朝的士绅阶层对李自成感到失望,就连渴望过寻常太平日子的老百姓,都对大顺朝失去了信心。 2、明清局势 李自成虽然逼死了崇祯帝,但是明朝残余势力还是很强大:比如南方还是明朝残余势力的掌握之下(南明朝廷就是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此外,山海关也是明朝残余势力的实际控制下。 吴三桂固然不是忠臣,但他也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起初对投降李自成处于犹豫状态的吴三桂,本质上也是意识到大顺朝难成气候,于是考虑兴兵勤王、中兴明朝。吴三桂是基于这个想法,于是请清兵帮助明朝打击流寇——事实上,南明的弘光朝廷也存在这个想法,这便是弘光朝廷联虏平寇的策略。 此外,在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而基层的组织力,其实掌握在士绅手里。因此,见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击李自成,于是,各地的前明官员联合士绅组成地主武装,纷纷对李自成的大顺军展开攻击。同时,南明朝廷也开始出兵夹击李自成。 在清军、大顺军以及各地地主武装的打击之下,李自成的大顺军自然节节败退。而李自成通过评估,也认为清兵进入北方,远非自己的大顺军能够抵抗,反倒是南明朝廷的军队,热衷欺上瞒下。所以,大顺军有必要南征南明。

于是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扑向湖北。在湖北的九宫山,李自成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杀害——换句话说,李自成既没有死在明军手里,也没被清军杀死,而是被地主武装杀害。 3、赢家 李自成的败亡,虽然南明并非赢家,但是,从阶级角度来看,地主阶级却是实实在在的胜利者。因为不论是清朝还是明朝,本身都是地主阶级掌权的王朝。对于地主阶级来说,明朝和清朝的王朝兴替,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是不能存在的。所以说,李自成的失败,既可以理解成清朝是赢家,也可以理解成那时候的地主阶级是赢家。 不过,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是闯王所代表着的这种华夏民族敢于反对压迫、敢于斗争的精神,将薪火相传,永不熄灭。 正如历史学家顾城所认为:李自成把一生献给了反对阶级压迫和满洲贵族民族征服的革命事业。在他领导下,受尽欺凌压榨的贫苦农民挺起了腰,抬起了头,向腐朽透顶的封建统治进行了勇猛的冲击,在广阔的土地上荡涤了地主阶级的污泥浊水,推翻了以朱由检为头子的明王朝。直到他牺牲时为止,他所领导的大顺军以大无畏的气概,独立地承担了抗清斗争的全部重任,为尔后二十年的抗清斗争揭开了序幕。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起义农民们创建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光照史册,受到后世人们的景仰。 闯王永垂不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